【特別企畫】 |
| |
災難中的溫馨情事 |
|
|
《賀伯災後》•之一 |
──廂型車熄火了,有手推車;水太深了,借腳踏車;再不,雙手舉
高高,便當照樣送到災民家。
──「孩子們,別客氣!吃飽有力氣,才好救災。」烈日棚下,藍衣
婦人一邊揮動鍋鏟,一邊招呼著辛勤搶修山路的官兵健兒。
──災後垃圾阻滿街,出動人車來清運,公車發函謝慈濟,居民感動
成會員。 ......
☉陳玉芳
用錢買不到的真情 ─ 嘉義採訪
清晨四點,師姊叫起孩子一同到山上拔竹筍。那些還沾著泥土的筍,
不過幾小時就成為便當中的一道開胃菜。
颱風過後,嘉義靠海人家深陷水中,連廚房也淹了,沒得煮食。慈濟
人知情後,思索該如何才能給災民最需要的幫助?
也許提供餐點可行喔!但思及新鮮與經濟考量,還是決定自己來準備
。於是,召集委員、會員各路人馬,搬來大鍋子、鏟子,有人買米、
有人捐米,有人到市場買菜、有人到自家菜園拔菜;找個離災區最近
的地方,就地烹煮起來。
炙陽、油煙、趕時間,都抵不過心繫災民的那股堅持。做好便當,要
怎麼送達災民手中,又是一難題。有的水深及腰,有的地形陌生,還
是得想想辦法。
在東石,請國軍的運兵車幫忙,或是乘坐竹筏。在布袋,九人座車入
水熄火後,接著以手推車運接;至水深處無計可施,再向村人借腳踏
車,一袋便當掛手把,一袋放車椅座,另一袋綁車尾,也顧不得自己
半身泡水中,顫抖地扶著單車前行。
當災民見到熱騰騰的便當,爭相搶著要,有的人說好想白飯香,有的
阿公阿嬤說已經好幾餐都吃泡麵餅乾,胃很痛,謝謝慈濟即時送來米
飯。
隨著水退,災民在重整家園後,仍記得這分溫情,於是有的人主動聯
繫慈濟,表示要捐錢幫助其他災民。溫港村劉賢先生的家地勢高未遭
水淹,但看到慈濟人涉水送便當的情景讓他感動得落淚。
這次緊急救災,師兄姊說要感謝很多人,國軍幫忙送便當、村長幫忙
帶路,附近寺院也幫忙煮飯、或提供場地,還有仆子當地人在兩天內
發起募款即募得二十五萬元......
這場水災,讓許多人家園夢碎,卻也鼓舞了鄉親團結的力量,一同關
懷這片生長的土地。
對向來救急救難不陌生的慈濟人而言,這次涉水送便當進入災區,倒
是挺特別的經驗。
李逸盈師姊說,水髒得看不見裡頭有什麼東西,倒是常常和從魚塭裡
跑出來的魚兒相撞;眼前一片汪洋,家具、垃圾四處飄流,水淹得連
路都不曉得在哪裡,有個師兄還走到水溝裡去。
師兄姊們穿著雨鞋,在水裡的阻力大,一天走下來都「替腿了(腿部
肌肉受傷)」。
一男子坐在神桌上,語帶無奈與詼諧地說:「無法度啦!水淹太高,
暫時與神明一樣大了!」還有個阿伯也不管雙腿浸在水中,兀自獨坐
在老樹下。師姊見他眉頭深鎖,忙問何事困擾,阿伯空洞的眼神望向
遠方說:魚都跑走了,貸款三千萬的魚塭完了,想哭卻流不出淚來。
慈濟人顧不得水深水髒,還是撩裳而行。師姊提及,在沿戶發送時,
突然內急,向居民借用廁所,居民卻說:「黃金攏浮起來了(大便都
浮上來了)!」於是師姊們能忍則忍,否則只好想像自己在海邊游泳
,就地解決了。
此次救災行動中,嘉義慈濟人緊急在未獲外援的梅山鄉瑞峰村舉辦義
診。
因為對外交通中斷,師兄姊透過山區常使用的香腸族無線電呼叫,才
聯繫上瑞峰村村長。八月七日,師兄姊連同也是慈濟會員的聖瑪爾定
醫院陳霖生醫師,帶著藥品與油鹽、奶粉入山。
三十一名村民聞訊應診,一名九十三歲的老嫗說:「一輩子沒見過這
麼大風雨,現在聽到聲音就怕,一直睡不著,心不舒服:::」陳醫
師指出,病患以感冒、急性腸胃病為多,另外還有許多老人病,像高
血壓、心臟疾病,還有的則是「被嚇的」精神不穩定。
其中一名婦人,全身被埋在石塊中,幸好被家人即時救起,但傷痕累
累,陳醫師先給止痛藥,但擔心有內出血,於是請其待路通後要趕緊
下山照x。
除了醫療,慈濟人將物資發給需要的災民,有名婦人抱著孩子走近又
走開,幾回後她靦腆地開口說:「奶粉剛好沒了,我的孩子又需要,
我跟你們買好不好?」師姊知道她不好意思收,於是說:「這些東西
也不是我們的,是大家捐的,只是濟急不是救窮,請安心收下吧!」
這次義診的大功臣陳霖生醫師,平常就常參加服務活動,此行更體認
到山區醫療的缺乏,居民常為了小病長途跋涉就醫,他計畫籌組山區
義診服務隊,每個月為山區居民服務。他說:「人總要為社會做一些
事!」
☉陳秋山、何貞青
最佳後勤補給隊 ─ 南投現場
八月上旬的南投,微風若無其事地吹著,把前幾天任性胡作非為的責
任,推諉得一乾二淨,卻忙壞了各災區裡擔任救災工作的國軍官兵,
他們正全力搶修柔腸寸斷的道路,以及斷裂塌落的橋樑,好讓災區外
焦急等待的災民家屬,得入一探親人的安危。
「噠、噠、噠!」直昇機在南投水里救災指揮中心的曠野上起起落落
,一旁待命人員來回奔走,放下一些受傷災民、老弱婦孺,又將空的
機艙填滿救援物資;行動迅速刻不容緩。
在清一色草綠服的軍人中,不難發現另一小群穿著藍衣的人們,不時
對救難人員或飛行員遞茶水、濕毛巾,協助搬運物資,撫慰自災區運
送出來的傷患,為罹難者助念......
「辛苦啦!快來喝水、休息一下!」每當搶修工作告一段落,師兄姊
隨即張羅茶水毛巾,彷彿恨不得把國軍官兵們的疲累一掃而光。「如
果不是這些孩子,災區恐怕還是滿目瘡痍、寸步難行呢!」這群年輕
的阿兵哥在烈日爛泥中搶修道路,師兄姊感恩欽佩外,還有分如父如
母般的心疼。
初時,那些大男孩對師兄姊的呵護備至有些羞澀,問他們餓不餓、渴
不渴?總是吞吞吐吐不好意思說。
「別客氣呀!你們要吃得飽、吃得好才有力氣救災啊!」親切的追問
下,孩子們褪去生疏之感,大口大口吞嚥慈濟人的愛心。
有些外地調過來的阿兵哥人生地不熟,想買塊香皂都找不到地方,頭
一個就跑來向師兄姊詢問;體貼的慈濟人立刻幫著解決這些問題,「
這些孩子,只是拿杯飲料給他們,就向我們立正敬禮呢!」
「由於這次任務緊急,對於救災部隊後勤補給的工作未及妥善安排,
弟兄們在前面兩天皆以乾糧度日,但如此艱鉅的工作所耗費的體力實
在太大;所幸得到慈濟的支援,供應弟兄們正常三餐,讓所有人員無
後顧之憂。所以,這次慈濟對整個救災工作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
戴著墨鏡、英挺的飛官顧承明上校說。
「在災區上空,只見到一群穿著整齊的慈濟人,不顧危險走在泥濘難
行的路上,深入勘察災情,這種精神真讓人感動!」另一名飛官提及
他在直昇機上所見,仍深深感懷。
幾日接觸下來,不少阿兵哥感染到慈濟人無私奉獻的精神,紛紛解囊
捐獻,有些人更因此成為慈濟會員。
除了作為軍方後勤補給站,慈濟救災中心也成為當地委會員凝聚心力
的地方,大家三五成群、一呼即諾,只要有需要,總是隨傳隨到。
那幾天,慈濟人天未亮就出門,有人趕上市場批菜,有人趕往救災中
心為阿兵哥做早餐,忙碌歸忙碌,大家可是滿懷感恩,其中許多人還
是遠從台中、彰化來。
每當接近用餐時刻,燠熱的空氣漫著一股飯菜香,只見裊裊炊煙處不
斷翻攪的鍋鏟,緊握在一個個穿著藍衣的婦人手上。在烈日當空下臨
時搭設的帳棚裡,他們任由豆大的汗珠從額頭冒出,在雙頰奔騰,在
衣衫內氾濫......
「看那些災民死的死、逃的逃,實在有夠可憐!」「我們是沒什麼錢
,只是出一點力而已啦!」一群五、六十歲的歐巴桑,蹲圍著一個個
大鋁盆洗菜、揀菜。這些會員每天六、七點就來報到,有些還帶著年
幼孫子;難為這些平常好動、頑皮的小孩,也在這忙碌的陣營中,安
靜地幫忙。
許多經營餐館的師兄姊,放下工作跑來煮大鍋飯,一煮近十天毫無休
息之意,「店沒開張,顧客還可以去別家吃啊!」「其實大家都一樣
,沒有什麼啦!」師兄姊謙遜地笑著。
一分無所求的付出,一幕幕軍民情感交流的景象,讓簡陋的救災指揮
中心顯現人性的至善至美,也為無情的災難現場留下幾許溫情。
☉謝莉娟整理
社區志工總動員 ─ 板橋記實
「十一點多天窗的瓦被吹破,我想過一陣子沒風了要趕緊處理。大約
是十二點五十分左右,家中小狗一直叫,探頭一看,水已經淹到小腿
,才一會兒功夫要跑時,水已到胸部了。」
「我和太太、弟弟將兩個小孩(分別是三歲、四歲)裝在塑膠桶裡,
馬路上的水好像河流,小孩子差一點被大水衝翻過去,幸好我弟弟把
他拉回來。」
「我們將小孩往高一點的屋頂送,過了四十分鐘,小孩冷得受凍發抖
,我太太和弟弟才游泳出去求救。」
在嚴密的菩薩聯絡網罩護下,一有災難,一通電話,一個鐘頭內慈濟
人員、物資、用品就集結完畢;一如此次賀伯颱風在板橋地區造成嚴
重水患,慈濟人就再次展現社區志工動員合作的力量。
當然,在動員的過程中除了慈濟人的參與,更帶動附近的會員、居民
投入參與自救,亦為不幸的災難平添些許溫暖......
黎逢時師兄(慈誠大隊長):
七月三十日從媒體得知強烈颱風賀伯的動態後,慈誠大隊部隨即向各
中、小隊發出訊息,請各區慈誠師兄提高警覺,全力做好準備,並要
相互聯絡,關懷社區的安全。
許玉摘師姊(財務組):
前往內湖萬克隆批發中心採買時,中心的經理相當幫忙,派請一組工
作人員幫忙將兩百多箱的礦泉水、乾糧、麵包、米粉......裝滿了六
大車,協助送往板橋地區後,又留下三部車幫忙挨家挨戶送物資。
當慈濟人將伙食送到災戶手中,一位太太說:「這輩子從沒吃過這麼
好吃的東西!」人在沒有的時候,捧著熱呼呼的麵,也能感動得掉下
淚來,她對師兄姊一謝再謝。
王松師兄(香積組):
香積組從八月一日早上九點多開始行動。另一組負責協調的師兄姊則
先找各里里長了解里民的人數等基本資料。
印象最深刻的事是,雖然慈濟人在救災,但也啟發了社會的愛心,像
在救災中心煮熱食時,有其他居民路過,會進來問:「有我們可以幫
忙的嗎?」
且由於板橋地區大都停水,所以在準備吃的當中所用的水就由師兄們
到有水的地方,挑水回來煮,真是辛苦他們了!
何瑞貞師姊(板橋災區總協調):
除了第一波的熱食供應、協助救災,板橋大水過後慈濟人亦出動四百
輛車次協助垃圾的清運。
在搬運大型垃圾的過程中,慈濟人再次展現高昂的團隊力量,在密集
的接駁下,一輛輛環保車為原本壅塞的「垃圾街道」打出一條通道來
,讓來往的清運車輛「如魚得水」地動了起來。
因為有慈濟人的善心巧意,間接也給予位於板橋國中附近的台北客運
公司總站不少方便,因此他們發函感謝慈濟人的清潔協助,讓公車必
經之中正路三七九巷,得以迅速恢復通暢,繼續提供民行服務。
林榮助師兄(文宣人員):
清運過程雖然辛苦,卻有溫馨感人的一面。如不時有災民提供茶水給
師兄姊;一位住在綠堤街的江姓律師也說:「幸有慈濟的援助,真是
功德無量。」
而龍泉街、新生街的居民在聽到該里里長廣播慈濟人協助清運垃圾後
,也紛紛出來配合搬運的工作,一位住在新生街八十七巷的周先生,
並拿出家中的西瓜切片請慈濟人解渴。當然,也有當場感佩慈濟人的
作為而繳交善款,立即成為慈濟會員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