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思修】 臨終的體貼
《四眼觀心》

       文/慈玫

      「李鶴振師兄往生了嗎?」「美峰阿嫂走了嗎?」有一陣子,我都會向
      辦公室的同事榮攀打聽消息,然後一一聽他微笑地敘述,他們捐出來的
      遺體已馬上送到慈濟醫學院,做解剖前的處理了。

      這麼快!連助念的八小時都縮短了!一顆生命就這樣平靜地滑過去,沒
      有眷戀與瓜葛。曾幾何時,死亡變成了期待,生者和即將往生者皆坦然
      面對死亡,笑談死後遺體的利用,以及告別此生後來生的接續。啊!死
      亡成了功德圓滿之事。

淚中帶笑覺有情
      
      當然,對家屬而言,親密的人永遠別離,怎不令人心如刀割,走的人瀟
      灑而去,留下的人不堪傷悲與不捨,頓時蒼老許多,這是我們不能否認
      的「有情」。

      但佛教信仰的奧妙在「覺有情」──覺察到有情生命的生生滅滅原屬自
      然;覺察到再大的傷痛都有天地人情來撫平;覺察到生活的壓力雖然瑣
      瑣碎碎,當下好好活著才是最大的安頓,也才得以回報有情眾生的恩惠
      。

      面對親人即將故去的「覺有情」,是淚中帶笑,如拈一朵禪花,不去想
      生死兩茫茫的沈重,而擁抱人情的溫暖、細膩與輕柔。我相信,在照顧
      李師兄往生前的日子裡,他太太一定有這分愛的力量在支撐,儘管身心
      煎熬,仍展現溫婉柔和的面容。

擁大愛跨越生死長河
      
      而李師兄的泱泱大愛令人難忘,為了提供醫學院學生完整的遺體做解剖
      實驗,他忍受不開刀、不化療的極大痛楚。

      在上人和醫學院學生前去探望的那個早上,他把鼻胃管拿掉,把虛弱的
      病容收起來,看到他一直保持微笑,臉孔清清朗朗,兼且散發出如冬陽
      般的溫煦光芒。

      那情景使人動容,大家彷彿靜靜地送他到渡口,等待他跨越生死長河,
      河那邊是什麼我們不知道,我們只能帶著祝福,此時該說什麼呢?

      他安詳的面容多過我們能說的,那是多麼大的體貼,化解了我們面對死
      亡時的凝重與不知所措。

向無盡虛空延伸的拋物線

      日本影片「大病人」最後一景,男主角在昏沈中等著嚥氣,圍繞在旁的
      親友也焦氣地等著齊聲大哭,他忽然睜眼幽默地說:「真討厭!好像送
      人到月台上,火車卻遲遲不開。」一夥人全都爆笑開來。這也是另外一
      種體貼;送別不一定要愁雲慘霧,人生如戲,可以有意想不到的雋永演
      出。

      臨終的體貼是我們留給人世的禮物,如此,死亡不再是生命的隕落,而
      是一條優美的拋物線,引導我們看到人性的尊嚴與溫存,如虛空無盡。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