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暘
記得時多年前第一次回精舍幫忙冬令救濟,工作結束後向上人頂禮告
假時,上人慈祥地問我:「這三天你做了什麼?」
我老實地回答:「這幾天我什麼都沒做,因為簡單的事我不想做,困
難的我又不會做。」接著又說:「我晚睡晚起慣了,早上打板起不來
,晚上打板又睡不著,只有三餐打板跟得上。」上人無奈地說:「可
憐啊,可憐!凡夫啊,凡夫!」
從凡夫到菩薩,從可憐到可愛的轉變,不是一蹴可幾的,要從「做中
學」開始;上人也告訴弟子:不要輕視簡單不起眼的事,複雜困難的
事也是很多簡單的總和。
早期,慈盟師姊和我負責替想去慈濟的人購買到花蓮的車票,但因北
迴線一票難求,常得大排長龍。有次和先生的一位好友在車站相遇,
他看我一身簡單樸素的打扮,面有倦容的模樣,還以為我家經濟發生
困難,淪落到車站當「黃牛」了呢!
不過,當時我已從中體會「做人要磨,做牛要拖」的箇中道理,我告
訴自己:「以前庸庸碌碌的安逸日子已經不再,今後在慈濟道上即使
是當一隻『慈濟小黃牛』,也值得!」也因此,我努力地鞭策自己,
盡情地使用難得的人身。
原本家中買菜煮飯有女佣代勞的我,在慈濟聚會中因承當香積組,變
成會煮上百人飯量的廚師;我誠心在上人面前懺悔往日的懈怠,願以
一顆補償的心「做來補」,上人告訴我:「不僅要補過去的不足,更
要進心地做得有餘有剩。」
不知不覺中,慈濟路已行走了十八年,慈濟話也說了這麼久,而慈濟
心益發堅持;因常受到讚美與肯定,時而有飄飄然如身處雲端之感,
也漸漸地「倚老賣老」,諸多簡單或複雜的工作,皆有年輕的一代代
勞,自己似乎輕鬆多了。
就在第二個三十年的開始,上人語重心長地向委員們開示:「凡事起
頭難,期待大家持初發心,以吃苦耐勞的精神,承擔淨化社會的責任
。」
我從雲端又走到地面,投入社區志工推動的行列,重新開始從心出發
,在慈濟的道路上,步步腳踏實地,心心相印在慈濟心蓮裡。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