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濟任、黃時好(馬來西亞•檳城)
一排或大或小的獎盃,每一個都記錄著他十年的輝煌警察生涯;
這幾年,挑戰加重了,範圍也從職場擴大到人生的領域──
他還是克服了!
認識「警察先生」已有四年,知道他叫李榮木,可是還是喜歡喊他警
察先生。不僅因為他曾是警察,更因為他發揮辦案時鍥而不捨的精神
,從完全癱瘓到現在已可藉助復健器站立兩個小時。
記得四年前第一次去拜訪時,警察先生以為又是一群來推銷「神丹靈
藥」的江湖術士,假裝不舒服避不見面。我們和他的家人談了一會兒
,說明是來了解他是否需要幫忙;不久再度探訪,終於獲得他的接納
。那時距他出事以一年多了。
六年前的一個冬日,時近年關,警察先生在追捕盜賊的行動中,因閃
躲子彈意外受傷,為了讓他安心療養,醫師告訴他六星期後就可以復
原。
警察先生滿懷希望地數著重披警服的日子,然而一次次的等待,卻換
來一次次的失望;最後他知道,自己的頸骨神經已經受損,短期內不
可能痊癒。想自殺,但連動手的力氣都沒有。
「女兒還小,需要爸爸。」聽到太太似憂心又似鼓勵的話,他幡然醒
悟,開始遍尋名醫。即使再遠的路程、再貴的費用,他都願意一試,
心中祈求的不過是從醫師口中或民間流傳的祕方中,得到一個簡單的
答案──沒問題,你可以再站起來!
但時日一久,幻想被日益明顯的事實擊碎了。
硬漢剛強的臉龐混雜著落寞與憤怒,原本即已陰霾籠罩的家,也似裝
了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女兒總遠遠地看著他,童稚的眼神中有著親情
的渴望,也有驚嚇的起伏。
他的心裡有怨、有恨、有不平、有不甘,但家裡幾雙默默支持的眼睛
,讓他想到:再試試吧!於是警察先生不再外求,決定靠自己站起來
。遠在他州工作的哥哥也特地回來,為他做了一張復健用的活動木板
床。
剛開始,我們將警察先生固定在木板床上,再慢慢地把床直立傾斜三
十度,他「站」了十分鐘便覺頭昏。復健過程緩慢且耗時,成效亦非
立竿見影,焦慮、掙扎反覆考驗著警察先生的決心。
我們知道這段路不好走,只能陪著他講些感人的慈濟故事,並以上人
的《靜思語》與他結緣。
看著看著,書裡的文字不覺地躍入他腦海,彷若上人親口在他耳邊叮
囑:「煩煩惱惱也是過一天,快快樂樂也是過一天,為何不以滿懷喜
悅來過我們的每一天呢?」
漸漸地,警察先生不再發脾氣,他會笑了,同一秒鐘,家人也跟著笑
了。女兒也慢慢地靠近他的木板床,「加油!加油!」小小的心靈知
道爸爸在乎她的鼓勵,相信爸爸總有一天會再站起來。
一千多個日子以來,警察先生憑著堅強的毅力,慢慢地從十分鐘、二
十分鐘……到可以站立兩個小時;床板從傾斜三十度、四十度……到
完全垂直!
他希望有一天能親身前往台灣花蓮拜見上人。
慈濟人的種種細膩與貼心,博得了他的信任。四年來,警察先生的床
頭總掛著一張電話號碼紀錄卡,仔細端詳,發現上面全是慈濟人的聯
絡電話,他說:「需要援助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慈濟人。」
警察先生成了慈濟的一員,慈濟大專青年生活營多了他爽朗的笑聲。
他以平靜的口吻對學生們說:「唯有培養信心,才能度過生命中重要
的挑戰。」
環視客廳裡一排或大或小的獎盃,每一個都代表著一個挑戰,記錄著
他十年的輝煌警察生涯。這幾年,挑戰加重了,範圍也從職場擴大到
人生的領域──他還是克服了!
為了讓更多同樣遭遇的人重新出發,他積極參與慈濟在當地的訪視工
作。當聽到拖車司機劉先生不幸被樹桐壓傷導致癱瘓時,警察先生彷
彿見到自身的遭遇在眼前重演,執意遠赴吉打州探視劉先生,以親身
體驗鼓勵他做個「手心向下的人」。相同的際遇讓劉先生放下了心中
的怨恨,也成了慈濟人,每天節省兩毛錢捐助需要幫助的人。
從被度者到度人者的路,警察先生曾顛跛,但今已安心自在。
復健時,小女兒稚嫩的加油聲總讓他感動流淚,當初為了她才有勇氣
活下來,而今生命的價值也是在一聲聲的「加油」中領悟──不論這
「加油」聲是來自小女兒的純真,或是慈濟人的情誼。(翁瑜敏整理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