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單位出版之《慈濟》月刊,資料珍貴,現為社會大眾所喜愛,本館
讀者急欲一睹為快,唯本單位為專為全國盲人服務之圖書館,服務的
方法為將書的內文重新輸入電腦後,透過軟體轉譯為盲文圖形──點
字,再經由點譯機輸出,供盲人借閱,其間曠時廢日,為了節省時間
與人力,本館均和出版單位洽借其原書磁片拷貝後轉譯,在此懇請貴
社亦能鼎力襄助,以祈為盲友們開拓更多的求知管道。
市立圖書館啟明分館(台北)
我是一位家庭主婦,非常喜歡閱讀《慈濟》月刊,閒暇之餘,除了愛
看報紙外,《慈濟》月刊就像是我的第二大書本。我見識淺薄,識字
也不多,每次雜誌一送到聯絡處,就被索取一空,雖然我的歡喜心慢
了半拍,但我還是很快樂,因為相信想閱讀的人,個個都有佛緣,也
才會有美好的社會。
我的孩子雖然還小,可是他們也常跟我一起接觸慈濟,有空時也會跟
著我做垃圾分類、撿回收物品。見他們愈來愈乖巧,我實在很高興,
所以才動念想索取月刊,煩請定期為我寄上一本。謝謝!
朱春花(台南)
深摯地感謝你們的辛勞及付予,讓身在異國的我,能每一次又每一次
的等待刊物的到來,及從中獲得學習、成長。
難以言語來道盡心中之感謝、感恩……只有再一次言:「謝謝你們的
辛勞,讓每一個來自台灣的慈濟人,握有一份最佳的精神食糧,以及
獲知故鄉──台灣的點滴。」
《慈濟道侶》及《慈濟》月刊讓渺小的我,有勇氣及樂觀的心思來面
對人生的困難,並思突破改進,更讓我悟著人生是大愛的環境、布施
要及時、隨時顧好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更要惜福、知福、再造福
於每一個時日裡。祝
安好
蘇淑麗(日本)
我目前在美國普度大學念書,是本校佛學社的會員,每在社上讀到《
慈濟道侶》及美國《慈濟世界》,都感覺法喜充滿。
上人說行善與孝順是不能等的,我想能把慈濟介紹給父母認識,應該
也算是一種孝行,若可以的話,希望貴社能寄月刊給我在台北的雙親
。功德無量!
賀昌林(美國)
幾度提筆捎函,心境卻錯綜複雜,不知如何下筆。吾因往昔懵懂無知
,一時糊塗而啷鐺入獄,這亦是讓吾親朋好友皆難諒解的過錯。
每天晚上,在收聽「慈濟世界」廣播節目時,吾總會反覆省思、悔過
;午夜夢迴,吾總是想起為什麼當初不懂得好好用功讀書,只會終日
茫茫然地空度時日,交上不良的朋友而糊塗地踏上這條永無止盡的不
歸路,等到不知不覺失去自由,才明白社會上尚有很多重要的事,正
等待著我們去做。如今回思,心仍隱隱作疼。
監禁囹圄,起初心裡很不平衡,於偶然的機會收聽到「慈濟世界」廣
播節目,藉由上人開示,使吾內心逐漸平靜,又經監獄主管不厭其煩
開導向上,加上一些知心者的關懷,使吾深感人生溫暖。
今天之所以想捎函,主因在於吾對貴會所有節目播出時間及頻率久缺
了解,望能索取相關資料,吾不勝企禱之至。祝功德無量。
無名氏(台中)
收到來信,倍感溫暖。紐西蘭聯絡處雖為正式成立,但我深信漢彌頓
距離奧克蘭約一個半小時車程,奧克蘭有聯誼會,我們都盡可能參加
,本地的種子已漸發芽,一切都在自然中成長。
假日時,我們常邀約大人小孩一起觀看慈濟的錄影帶,也參與本地的
團體活動,盼能更融入本地的社會。往後,我們會多利用現有的資源
和鄉親們做雙向交流。
詹順名(紐西蘭)
諸位大德: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慈濟》月刊的愛護與支持。
為了將美善的種子散播的更廣更遠,三十年來,《慈濟》月刊在內容
、插畫、攝影、紙張以及美編設計上力求改進,製作成本也持續增加
;然而卻始終維持「免費贈閱」。
由於近兩年郵資大幅調漲,為減輕基金會的負擔,並基於珍惜資源、
避免造成退件等浪費,懇請諸位大德一秉愛護月刊的心,儘量以自取
替代郵寄。
欲郵寄索閱者,可自即日起劃撥郵資一百六十五元(一年份)至「心
蓮專戶」,未劃撥郵資的讀者,明年元月開始,將不再寄發;慈濟各
分支機構暨聯絡處均有擺放《慈濟》月刊,歡迎免費取閱。不便之處
,祈請見諒!
走過三十年,月刊不敢自喻已成熟、茁壯,在證嚴上人呼籲心歸零,
重新出發」的同時,月刊亦願以學步的心,勇敢邁前,並祈會眾「將
望您續賜鞭策與鼓勵!祝福您
福慧雙修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敬謝
郵撥帳號:06562443
戶名: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心蓮專戶」
請註明:《慈濟》月刊郵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