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靜淇
我出生於五0年代台南鄉下的純樸農家,每天觸目所及盡是青翠無垠
的嘉南平原;也許是良善民風和寬敞天地的薰陶,從小我就比同齡的
孩子多了一分悲天憫人的特質。
一直到現在,這分關懷社會、珍惜大地資源以及主動付出的心,並未
因物換星移而改變,反而隨著年齡及人生閱歷的增長,更加執著、擴
大。這分對人、對物的摯愛,常是在筆耕路上最好的題材。
日前陪同上人到慈濟醫院心蓮病房探訪了五位女患者,上人緊握住她
們的手,輕輕地說:「人生是隨緣來隨緣去,既然走累了,想睡就放
心的睡吧!但當妳一覺醒來,換另一個軀殼時,要記得做個救人的人
。」
她們當中,有人張著空洞的眼神點點頭,賣力地擠出最後一抹苦笑;
也有人在昏沈中,淚水汨汨不斷的流濕了枕頭;更有人用著游絲般的
聲音要求皈依……而令人心酸的是,她們之中有年方十五的小病人,
有甫為人母的少婦,年齡最大的也不過四十八歲啊!
踩著沈重的步伐踏出病房,我不勝感慨地向上人說:「她們都還那麼
年輕,為什麼就必須向人生說再見了呢?」上人深深看了我一眼,回
道:「這是給妳的警惕!」
剎時,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慶幸自己擁有平安和健康,能一心一意追
隨上人的腳步二十年如一日;更感恩慈濟有那麼多美好的人事物,讓
我能將剎那點滴化為永恆的文字,而有了《如是我聞》與《人間園丁
》兩書的出版。
其中《人間園丁》甫於七月中旬榮獲行政院新聞局推薦「中小學優良
課外讀物獎」,這項殊榮是屬於慈濟團隊的。
因為每位慈濟人都是人間園丁,有他們孜孜不倦地勤耕眾生心田,不
忘隨時在黑暗的角落點上溫暖光明的燈,才會有人間最真善美的故事
在《人間園丁》編織成篇。
不只是慈濟人,期待社會上的每一分子,都能以人間園丁自許,共同
肩挑起社會教化的責任,為後代子孫留下光明正面的示範。
期許自己能更精進不懈的充實、學習,以更豐潤的筆調,忠實地把人
間最美好的一切繼續流傳下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