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映月】 運動員藥物檢驗的意義
讓榮耀歸諸汗水

       ◎文/何惠卿

      榮耀的背後,是無數的汗水與堅持,然而為了獲取勝利,卻有人不惜
      鋌而走險。
      慈濟醫學院在教育部委託下,成立了國內首座「運動員藥物檢驗中心
      」,
      以保障運動員的健康及避免藥物濫用造成傷害。

      還記得「火戰車」這部描述運動員奮鬥精神的電影開頭嗎?一大群運
      動員在海灘上練習慢跑,蔚藍的海水陪襯其旁,予人心胸寬闊無垠;
      遠方,海鳥飛翔而過,純白浪花緩緩濺打著海岸,如運動員週而復始
      的練習般,朝夕來回……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畫面,卻引人深思──

      所有榮耀的背後,是無數的汗水與堅持。
維持競賽公平
藥物檢驗應運而生
      古民族體育運動源起於人類為了求生存,在與大自然、野獸搏鬥的過
      程中,發明了許多訓練體能的方法;之後,為了鼓勵民眾踴躍參與,
      比賽活動因而產生,藉著名次或獎品的吸引,激起人們努力練習、求
      進步的心,從而達成鍛鍊體力、活絡健康的目標。

      以代表世界運動精神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例,最初的起源在於消弭古
      希臘城邦間的戰爭:不論平日各城邦之間如何因為經濟、政治、土地
      等問題而引起征戰,在運動會期間皆應遵守共識,不起爭議、在運動
      場上公平競爭;而其勝利之後的最高榮耀也只是葉冠一頂而已。

      然而,時至近代,隨著運動競賽勝利而來的名利、物質、精神崇拜等
      誘惑,卻使得許多人迷失其中,為了獲取勝利鋌而走險。一百多年前
      ,就有人故意自鴉片中提煉某些物質,注射於賽馬身上,企圖在比賽
      時獲取勝利;一九○六年美國聖路易奧運會中,也有馬拉松選手服用
      加有砷與蛋的白蘭地酒,藉以提高運動成績。

      近四十年來,選手使用禁藥獲取勝利的情況愈形頻繁。一九六○年羅
      馬奧運會上,一名丹麥自由車選手因為過度使用安非他命而喪生,引
      起震撼;一九六七年法國自由車大賽中,一名選手又因相同因素而死
      亡。

      當時,國際奧會特別透過問卷調查,發現在一九六四年的東京奧運會
      中,已有不少運動員習慣使用藥物。鑑於此,國際奧會成立了醫藥委
      員會,並於其下設置「禁藥與生化小組」,負責運動員藥物檢驗的工
      作,以保障運動員的健康和競爭的公平性。

      發展至今,國際奧會近兩百個會員國中,已有二十二個國家的「運動
      員藥物檢驗中心」通過認證,正式從事此項工作;同時,它也是全球
      所趨,成為各國爭取大型運動會舉辦權的優勢條件。
提升檢驗水準
計畫五年取得認證
      「藥物濫用檢測與研究」是慈濟醫學院發展計畫中的一環。民國八十
      三年二月,慈濟醫學院獲准立案招生的同時,教育部亦委託慈濟醫學
      院籌設國內首座「運動員藥物檢驗中心」,希望將台灣的運動員藥物
      檢測由篩檢階段提升到鑑定階段。

      隔年四月,教育部正式宣布我國「運動員藥物檢驗中心」成立;民國
      八十六年元月,在國際奧會委員吳經國、教育部次長楊朝祥、慈濟醫
      學院校長李明亮等人共同剪綵與祝福下,慈濟醫學院「運動員藥物檢
      驗中心」落成啟用,並計畫在五年內取得國際奧會的認證。

      一年來,為了實踐這個目標,藥檢中心除了善用精密儀器,如:液相
      層析儀、酵素免疫分析儀、氣相層析儀、氣相層析質譜儀等,實地進
      行第二十七、二十八屆全國大專運動會以及東亞運國手的禁藥檢驗工
      作外;亦將座落於慈濟醫學院後棟一樓的一百一十坪寬敞空間,充分
      規畫為儀器、存藥、冷藏、樣品分裝、藥檢、行政等環境,由七位專
      員分頭進行藥物檢測、毒品收集、教育影片、手冊的製作與宣導等;
      並於九六年和九七年間派員至加拿大國際奧會認證的實驗室做為期數
      週的訓練……期待在不斷的觀摩與學習下,吸取國外經驗,使國內運
      動員藥物檢測的工作更上層樓。

      國際奧會醫藥委員會轄下「運動禁藥暨生化委員會」委員兼執行祕書
      奧迪.席古拉(Jordi Segura)博士,日前參觀慈濟醫學院「運
      動員藥物檢驗中心」,了解慈濟濟貧困、建醫院、辦學校的博愛精神
      後,除表示慈濟的理念與國際奧會一致外;在肯定慈濟為維護運動員
      健康的用心時,也強調:禁藥檢測工作表面上看是針對運動員,避免
      他們因藥物濫用而影響競賽的公平性,實則亦有喚醒全民反毒意識之
      效。

      在國際奧會所列的運動員五大禁藥種類中,有不少是屬於毒品,藥檢
      中心在這方面將能提供經驗予政府反毒單位,甚至進一步與教育單位
      結合,深入校園從事反毒宣導及檢測。此外,運動員因為追求勝利導
      致的藥物濫用行為,多少也反應了社會的部分價值觀,如果大眾能群
      起抵制,將可遏阻不法者助長此風。
奧會評估嚴謹
定期考核維持品質
      依據國際奧會憲章中的「醫藥準則」,藥檢中心欲取得認證許可,必
      須具備檢體採樣程序、檢體和藥品保存、檢體分析方法以及實驗室品
      質的維持四項基本要件。

      其中,採樣、檢驗人員必須分開,全程也需配合監視,以保障誠實運
      動員的努力;同時,檢驗人員的實際經驗與分析報告也列為考核標準
      。若通過了,亦不代表永遠擁有檢驗資格,每年,國際奧會將會繼續
      評估,藉此考核與確認各實驗室的技術。

      目前世界各國檢驗禁藥的方法為「抽檢尿液」,分別於比賽與平時舉
      行。運動員在收到通知一個小時之內,必須在相關人員的陪伴和監視
      下,抵達採樣工作站,自由選擇一組兩瓶已編號碼的容器,並在採樣
      人員的監視下,裝入至少一百毫升的尿液,交予工作人員,此即採樣
      。

      拿到樣本之後,工作人員必須在嚴格監送下將之運抵實驗室。檢測第
      一瓶時,若發現有使用禁藥的可能,則自該瓶中再取剩餘尿液,進行
      檢驗;反應如同為陽性,就通知該名運動員。同時,針對另一瓶尿液
      做檢驗,若仍呈陽性反應,即可確認該名運動員使用禁藥。

      對此,慈濟醫學院運動員藥物檢驗中心主任曾應龍表示,藥檢工作從
      通知運動員開始,到沿途陪伴、尿液採樣、尿液檢測、藥物分析、公
      布結果,乃至運動員的懲罰等,是一連串專業的過程。在此過程中,
      相互之間的共識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是維護競爭的公平性和運動員
      的健康;同時,透過對於使用藥物的認知,亦可避免部分選手因常識
      不足而鑄錯。 

      然而,檢驗技術再進步,仍有可能出現目前科技無法檢測的狀況,曾
      應龍希望未來多和國外實驗室交流,以彌補檢體採樣及檢測分析經驗
      的不足。
不當使用藥物
觸犯賽規、危害健康
      何謂藥物濫用?

      依據國際奧會的定義:運動員的藥物濫用(DOPING)指的是從事競
      賽的運動員在比賽期間內──

      使用任何非人體內所產生的外物(例如毒品、利尿劑等),或使用過
      量的、不正當的方法(像肌肉或靜脈注射等),將體內也含有的物質
      (例如紅血球成長素、生長荷爾蒙等),由外界引進人體,而形成不
      公平的運動成績者,謂之。

      此外,若運動員因為醫療的關係,必須於比賽期間使用藥物時,不管
      屬於何種禁藥、也不論藥物的含量以及使用方法,只要該藥物會形成
      不公平的運動成績,亦視為藥物濫用。

      由此可知,不只是毒品,即使是醫療用物,若不當使用到明顯危害運
      動員健康時,也同樣觸犯競賽規則。

      藥檢中心主任曾應龍也提醒,一些感冒藥中便存在有被歸屬於興奮劑
      的麻黃素和其類似物,萬一使用過多,將導致心跳不規律、血壓上升
      、血流速度加快、頭痛、焦慮、震顫等症狀。此外,五大禁藥種類中
      被列為興奮劑的咖啡因,亦普遍存在於一般飲料中,若適當飲用,對
      人體應無大害;但若大量飲用到對人體已構成傷害、甚至因此而奪得
      勝利時,也被視為藥物濫用。

      所以,不只醫生要擁有運動員使用禁藥方面的知識,教練和運動員就
      診時,也要自行留心;或透過選手村的醫師加以診治,確保安全。
加強觀念宣導
汗水堆砌真正榮耀
      雖然國際奧會於一九六八年夏季墨西哥市奧運會與冬季法國格勒諾勃
      (Grenable) 運動會中已全面施行運動員藥物檢驗工作, 但多年
      來,國際體壇濫用禁藥的例子仍屢見不鮮。

      根據統計:自一九六○年到一九八八年,已有十六名選手死於禁藥之
      毒;九三年,加拿大短跑好手班.強森因再度被發現使用禁藥,遭到
      長期禁賽的處分!九四年,日本廣島亞運中,大陸多位游泳、田徑選
      手連連摘下金牌,引起注目;稍後,檢測發現多位運動員使用禁藥(
      睪丸酮素),隨即被摘下金牌,懲以禁賽。

      對於擁有運動員黃金生涯的選手來說,「禁賽」毋寧是相當嚴重的處
      分。處罰較輕者,即使幾年後想東山再起,也不一定能重展當年英風
      ,更何況使用禁藥對身心帶來的後遺症!

      運動員使用禁藥固有其背後因素值得省思,但加強教育與對禁藥的研
      究卻是可以努力的方向。慈濟醫學院今年度在醫學系開設的藥理學課
      程,以及將於明年成立的毒理學研究所,皆希望能透過對藥物特性的
      精研與掌握,為提升藥檢工作助一臂之力!

禁藥五大類
      文/何惠卿

      人類發明藥物的本意,原在醫病、救人,但若使用不當或蓄意藥物濫
      用,反而對人體造成難以預估的傷害。以下就國際奧會規定的運動員
      五大禁藥種類,概述其濫用所造成的傷害。

      一、麻醉劑(Narcotics):在效用上,較屬於止痛劑,如:嗎啡、
      海洛英與其類似物。使用後將具高度耐痛感、欣快感,但藥效過後反
      因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諸如精神恍惚、呼吸抑制、嘔吐不安等,而造
      成身心更大傷害。

      二、興奮劑(Stimulants):包括古柯鹼、過量咖啡因、安非他命
      等。使用後會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達到減低疲勞、增強運動力
      和警覺性,但後遺症相當可怕,包括焦慮、心緒不安等心理問題。

      三、利尿劑(Diuretics ):運動員選擇服用的情況,一是將體內
      水分迅速排除,減低體重;二為面對檢測時,求在最短時間內將先前
      服用的禁藥自體內排出。短時間內雖然不會直接對人體產生重大危害
      ,卻違反運動家公平競爭的原則。

      四、合成代謝物(Anabolic Agents ),包括合成代謝類固醇和
      Beta-2促動劑等。

      1、合成代謝類固醇:若不當使用,女性會有男性化傾向,包括聲音
      變低、身體和臉部長毛、月經不正常等;男性則會睪丸縮小、精子數
      量減少、乳部變大、增強好鬥性與性慾、禿頭、攝護腺發炎和增大、
      腎功能能受損、長粉刺等變化。如在青年期服用,將使骨骼成長板提
      早閉合,妨礙正常成長。

      2、Beta-2促動劑:可抑制體內脂肪的積存,並影響體內脂蛋白的
      聚集,而使肌肉增大。部分這類藥物的使用,會產生類似安非他命的
      不良後果。

      五、醣蛋白脂類與胜月太類荷爾蒙(Glyco-protein and 
      Peptide Hormones),可分以下四種:

      1、生長荷爾蒙(Growth Hormone):過量使用將罹患糖尿病、四
      肢肥大症、過敏反應等。

      2、腎上腺皮質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過度
      使用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功能,轉而容易感染疾病,並會對骨骼關節
      產生破壞或形成高血壓。

      3、紅血球成長素(Erythropoietin):在人體正常分泌下,可自
      動調節體內紅血球的成長速度,添補體力;但若自體外不正當輸入,
      容易形成出血或血栓的險況。

      4、人體絨毛膜生殖腺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可促使男性睪丸月固胴的增加,其不良影響則類似合成代謝類固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