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淚中有笑,笑中有淚 |
|
◎撰文/賴麗君 |
|
【骨髓相見歡】
那笑容,是歷經無盡辛酸後的燦然;
那淚水,是感恩所有曾經付出的努力。
生命是一條道路,一條朝向死亡終點的旅程。儘管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當
我們突然面對自己或親人即將離開人世,仍難以接受。
對於瀕臨死亡邊緣的血液疾病患者而言,疾病措手不及襲來,身心的折磨
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當所有治療皆宣告無效,骨髓移植就成了延續生命
唯一的希望。
慈濟骨髓資料庫成立迄今七年多,已召募到二十一萬餘位志願捐髓者;截
至九十年五月十三日止,已嘉惠全球亞裔血液病患兩百七十三人。
「生死一線間」對受髓者來說,感受格外良深,讓他們更珍惜這段得來不
易的髓緣。為了一圓受髓者的心願,慈濟基金會於民國八十四年母親節首
次為捐受髓雙方舉行「相見歡」。今年符合手術一年後相見條件的總共有
六十例,包括台灣二十一例、大陸二十四例,以及美國、澳洲、新加坡、
瑞典、日本、南韓等地區共十五例;五月十三日在花蓮靜思堂相見。
東方人、西方人、
黑人、白人……
破除人為的界線,
人與人其實都是血脈相連的。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人是整個宇宙的局部,這個局部受到了時空的限制
;意識上的錯覺讓人們誤以為自己與整體宇宙是分開的,因此把自我侷限
在個人的慾望和對身邊少數人的熱情中。我們的任務,就是從這個監獄脫
逃出來。」
東方人、西方人、北方人、南方人,如果我們不再劃清界線,這些都只是
文字上的名詞,有一天我們會發現:彼此之間都是血脈相承的。
在骨髓配對過程中,常發現東方人與西方人配對成功的案例,這著實說明
彼此來自不同地區,卻可能擁有共同的血源、祖先。這次相見歡中,來自
美國新澤西州(New Jersey)的五歲受髓者Kyle Collazo就是最好的例證。
【凱兒和越洋大姊姊】
Kyle的母親Danielle說,Kyle是他們第一個孩子,當他十八個月大時,就
被診斷出得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他們在美國尋求配對未果,一度絕望,
沒想到在台灣很快就配對上了。「I really can't believe it!」當
Danielle接到醫院電話,她簡直喜極而泣。
三歲半接受骨髓移植,如今Kyle已是一位健康活潑的小男孩。Kyle長得和
爸爸Julio很像,有一雙濃眉大眼,一雙大耳朵,臉蛋小小圓圓的,格外
惹人疼愛。看到Danielle為孩子細心整理的治療過程系列照片,簡直不敢
相信那個滿口潰瘍、乾癟慘白的孩子就是他。
在無菌室治療期間,Danielle一直住在醫院陪伴孩子,過度焦慮導致飲食
失控,體重遽增兩倍,變成一個連老公都不太認識的大胖子,「You
can't laugh at it!」Danielle一邊拿著她發胖的照片,一邊說不准笑
,自己卻先笑了,這個笑容是走過多少辛酸才能擁有的啊!
當Kyle移植成功後,走出無菌室那天,他們一家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
向台灣捐髓者說謝謝!所以這次相見歡,他們不辭辛苦,花費十九個小時
,從新澤西轉了兩次飛機來到台灣。
在相見歡典禮上,Danielle向所有慈濟人說,Kyle和她一樣熱愛生命、喜
歡動物,所以他們長年吃素;而Kyle也因吃很多蔬果,身體愈來愈健康。
Kyle像小大人似地不停地向大家揮手致意,還熱情洋溢地說:「I love
you!」台下許多阿嬤級的師姊都說,真想衝上去抱抱他。
當天因為颱風過境,天候不佳,從高雄飛往花蓮的飛機無法降落,捐髓者
林繡卿無法抵達,讓Kyle一家人有點失望,所幸翌日骨髓關懷小組為他們
安排見面,圓滿一年多來的願望。
【柏豎的「骨髓爸爸」】
「骨髓爸爸!」當七歲的吳柏豎親暱地呼喚鄭坤松,已婚尚膝下無子的他
,比得到第一個孩子的心情還喜悅;沒想到自己的骨髓在一個陌生人身上
發揮功能,鄭坤松說:「這真是太奇妙了,作夢也會偷笑!」
談起孩子生病歷程,吳媽媽不禁淚水成河。柏豎四歲那年有天突然發燒不
退,到醫院檢查,結果卻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老天爺賜給我一個孩子,為什麼又想搶走他?」悲傷、震驚、錯愕,如
同大浪一般拍打在她身上,讓她差點崩潰;直到慈濟找到骨髓配對,才重
燃希望。
現在柏豎已經上小學一年級,健康狀況相當良好,吳媽媽驕傲地說:「我
兒子是台大醫院八十八年骨髓移植個案中最漂亮的成績單!從移植到現在
沒有任何副作用,醫生說他的骨髓再生情況非常良好。」
鄭坤松聽到這些話相當開心,他說以前自己個性內向、很安靜,不知為何
捐贈骨髓後,變得比較開朗,遇到困難也能從光明面看待。
【志誠的「骨髓哥哥」】
二十一歲的梁志誠在相見歡上見到「骨髓哥哥」楊松展,激動地抱著他,
原先準備很多感謝的話,剎那間都化入淚海中。
十七歲那年準備考高中,梁志誠去做體檢時發現得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一開始他不以為意,以為像感冒一樣吃藥就會好,直到醫師說,若不做骨
髓移植,恐怕隨時有生命危險,他才知道事態嚴重。
「生病後,我不能工作、不能讀書、那兒也不能去,我是一個很好動的人
,這樣實在很痛苦!」梁志誠哽咽地說,是楊松展及慈濟人讓他重拾美麗
人生。說著,他一隻手搭在楊松展寬闊的肩上,就像弟弟黏著哥哥一樣。
二十六歲的楊松展是一位水電工人,他說,以前工作不穩定,捐髓後生意
好多了,大概是自己的人生觀改變,對人的態度也改變了吧!「以前怕餓
肚子,現在怕做不完!」
高壯的楊松展說,只要有人需要他的骨髓,他還是樂意捐贈。
感謝是一句
很容易掛在嘴上的話,
但有一種感謝
最動人心扉。
【努力過就沒有遺憾】
受髓者江昌學最後沒有熬過去,他的父母帶來他臨終的心願。
江媽媽紅著眼眶對捐髓者羅貴賓說:「我兒子一直很想親自謝謝你,臨走
前,他留著最後一口氣說,最想見的人是你……」這些話讓原本很鎮靜的
羅貴賓紅了眼眶,直到回程的火車上,仍久久不能自己。
羅貴賓的捐髓過程幾經波折。曾經,羅媽媽基於保護兒子的心態,極力反
對,幾乎要斷絕母子關係;但他堅決地對母親表白:「不管有沒有危險,
我還是要去,因為一個人的性命就掌握在我手上!」最後母親被他的堅定
感動了。
手術後羅貴賓的臀部整整痛了兩個星期,每天他手托著臀部去上班,同事
都笑他真像孕婦。儘管如此,他仍堅定地認為:「人活著不只是為了工作
,還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你想一生能救人的機會實在太少,有這種機會
怎能不把握?」
面對受髓者往生,羅貴賓不免失望、傷感,但也只有接受這個事實,畢竟
大家都盡最大的力量了。
【永遠活在心中】
游泳教練王俊淵在受髓一年半後因感染往生,原本王家一直無法釋懷,「
老天真是開了一個大玩笑,讓我們重新有了希望,又重重摔到谷底!」
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調適,王爸爸、王媽媽才慢慢恢復過來,「雖然他走了
,但是他教出很多傑出的選手,他的精神永遠都會留在人間!」王媽媽驕
傲地說。
在相見歡上,王爸爸感性的一段話引起現場一片掌聲:「以前一說到血癌
,眼淚就流不停;現在講到慈濟,歡喜飛不離。師兄!你要等我!我要加
入慈濟志工,有一天一定要追到你!」
【林媽媽的大愛】
骨髓捐贈不僅牽引出一段解不開的髓緣,也造就愛的循環。雖然兒子林鈺
鈞往生了,林媽媽仍很感謝慈濟,每個月捐一千元援助希望工程,「這也
是我兒子的心願,他活著時總說長大後也要當慈濟志工。」
纖瘦的林媽媽一生坎坷,幾年內,歷經父親車禍往生,先生、孩子癌症過
世,但她仍堅強挺過來;為了怕捐髓者周家珠難過,她一直解釋:「移植
後,我兒子的骨髓一直長得很好,是因為感染才走了。」
周家珠很感佩林媽媽的勇氣,她目前也加入慈濟培訓委員行列,當一名助
人的慈濟志工是她往後人生的目標。
■
人生多種樣,有人一生只做一個題目,有人是不要題目但題目卻來了,有
人是不斷地換題目,而有人是做了卻想不到題目。人生道路上,你想完成
那些事呢?
也許現在的你,正為將來而奮鬥,但有些人不那麼幸運,他們還在死亡邊
緣掙扎,等待骨髓救援。讓我們一起加入骨髓捐贈行列吧!讓它成為人生
一個響亮的題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