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靈山在心頭 | 
                   
                  
                     | 
                   
                  
                    | ◎善慧書苑 | 
                   
                  
                     |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六月三十日《五月初十(六)》 
                       
                       
                      【靜思小語】 
                       
                      常想改變別人,不自我改變,會造成心靈失調。 
                       
                       
                       
                      人本精神 
                       
                       
                      「宇宙星球的運轉,產生日出日落和季節順序的輪轉,這樣的輪轉是自然 
                      界的順序,如果有變態,就很令人煩惱。人倫也是一樣,一定要上下長幼 
                      分得清楚,家庭的親情也要分明,這樣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倫。」 
                       
                      上人在早課中說,佛陀早在兩千多年前,教育人要懂得顧守人間道德,「 
                      道,就是道理;德,就是德行。現在有另一種名詞叫『人本精神』──人 
                      本來應該要有的精神,那就是道德觀念。人與人之間的道要怎麼行?只要 
                      人人守在本分上,這條路走得正、不迷失,就叫作道德。」 
                       
                      據報載,台灣的精神病患至少有四十多萬人,上人在隨後的志工早會上提 
                      到,人人身心健康,社會才有希望;否則心靈不調,罹患精神疾病,有時 
                      會毀掉自己,也會毀掉家庭,使社會產生亂象。 
                       
                      上人表示,無法與社會型態配合、不能與人群調和,產生自我矛盾、自我 
                      衝擊、自我壓抑的心態,久而久之,會形成精神疾病。沒有照顧好自己的 
                      心,常常想要改變別人、不改變自己,也容易出現精神狀況。 
                       
                      「人的身心難免會有不調和的時候,生病看醫師是很正常的事情。當心靈 
                      不調和時,要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疾病快快服藥,能及時想得開、看得透, 
                      調整自己與社會生態配合。而社會大眾也應以正常的心態關懷精神病患, 
                      使其正常就醫。」 
                       
                      在治療上,上人強調除了自我調整且求助精神科醫師外,最重要的是不要 
                      走偏路,不要在自己的心靈以外去求法。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上人說明,法是生活的方法,離 
                      開生活的方法而去求成仙成佛的道路,實在是捨本逐末。應循規蹈矩,與 
                      自己的生活環境配合,如此就能調順身心,不再有衝擊的心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