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 
                   
                  
                     | 
                   
                  
                    | ◎撰文/善慧書苑 | 
                   
                  
                     |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八月二十九日《七月十一日(三)》 
                       
                       
                      【靜思小語】 
                       
                      人們無盡的欲望,耗盡大自然資源;如今要運用智慧,回收資源。 
                       
                       
                       
                      五明 
                       
                       
                      晨課,上人解說藥師佛十二大願之「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 
                      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 
                       
                      「物質欠缺會慢慢形成心靈的病態,所以藥師佛發願要用無邊智慧方便法 
                      ,讓所有眾生都能得到富足的生活。而這種方便智慧即『五明』──內明 
                      、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因明。」 
                       
                      上人解釋,「內明」就是啟發眾生內在與佛同等、清淨明朗的智慧,使之 
                      對社會產生很大的奉獻;「工巧明」是教導眾生不斷發明,才會有豐足的 
                      衣食住行;「醫方明」是教導人行醫,拔除眾生身體病痛;「聲明」是用 
                      語言來提升文化;「因明」是明白因緣果報之理。 
                       
                      「每天都有衣服可穿,要感恩前人發明種麻、抽紗、織布等,經由不斷改 
                      良,現在的衣服不僅能夠蔽體,還能因應四季所需;古人以樹枝、樹葉遮 
                      蓋成屋,慢慢開發出木造、土塊、石灰、水泥,現代的鋼筋水泥房屋一層 
                      高過一層,連樓梯都不必爬了,按個鈕,電梯就能上到幾十樓去;古時候 
                      的人出門靠兩隻腳走路,現在有高速公路、捷運,除了陸上交通,還有空 
                      中交通……這種種智慧的開發,都是幫助我們在生活品質上不斷提升,需 
                      要『工巧明』的智慧。」   
                       
                      然而,現代人為了追求物資充裕,不斷掠奪大自然,如今實已開發過度, 
                      但人們的欲望還不斷擴張,整個社會不斷在汰舊換新。「為了讓自然資源 
                      不再遭受破壞,當今我們同樣要運用智慧──提倡資源回收。回收再製後 
                      的物資,同樣可以豐富、富足眾生的生活。」 
                       
                       
                       
                      遷村造鎮 
                       
                       
                      午後,上人對來訪的呂秀蓮副總統提及桃芝颱風復建計畫。「桃芝風災使 
                      得台灣山河大地遭到嚴重破壞,山區民眾已感到惶恐不安,有意願要遷村 
                      到平地來;政府必須以長遠的思考,結合專家學者的智慧,集思廣益解決 
                      國土危脆以及輔導山上人家遷村的問題。」   
                       
                      上人表示,慈濟有心為山居民眾建房,希望政府能具體規畫,在平地安全 
                      地帶選擇一塊大面積土地,輔導山上人家下山居住與謀生,如此既能使山 
                      河得到休息,並能徹底改善山居民眾的生活品質。「這必須是一項大規模 
                      的造鎮計畫,除了建房外,還要配置學校、醫院,以及開闢良田、農產加 
                      工工廠等,使居民能在此處安居樂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