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捨我其誰 | 
                   
                  
                     | 
                   
                  
                    | ◎善慧書苑 | 
                   
                  
                     |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三月二十六日《二月十三(二)》 
                       
                       
                      【靜思小語】 
                       
                      莫花心思記掛別人做了什麼不對的事; 
                      而要提起信心、毅力、勇氣,用清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志業。 
                       
                       
                       
                      「真實」菩薩與「意境」菩薩 
                       
                       
                      「要在人群中付出,必定要能堪得住種種人事橫逆;不必花心思去記掛別 
                      人做了什麼不對的事,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毅力、勇氣,去除人我是非的 
                      煩惱,本著『三輪體空』的精神,用清淨之出世心靈,去做入世的志業。 
                      」上人在志工早會中開示,娑婆世界是凡夫聚集地,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我 
                      是非;然當效法佛陀的悲懷,以及捨我其誰的毅力,走入人群去深察眾生 
                      的苦難,然後起悲憫心救拔一切。 
                       
                      在座者尚有為拍攝大愛台「看見菩薩身影」節目回精舍的阮義忠伉儷等人 
                      。上人繼之說起大愛台將製作高僧傳記錄片如玄奘大師與鑑真和尚等人, 
                      就其一生行誼,無論西行求法或東渡傳法,莫不都是秉持「捨我其誰」的 
                      浩然正氣而強度險難,終因百折不撓獲致成功。 
                       
                      「玄奘大師歷多少年歲、經幾萬里險路,才終於得償西行求法宿願;弘法 
                      心切的鑑真和尚,冒生命危險連續六次跨海遠渡日本,最後終以六十六歲 
                      高齡成功地踏上日本國土。」上人說,這種精神就是「捨我其誰」,故能 
                      置死生於度外,完成大丈夫事! 
                       
                      上人表示,大愛台以忠於「史實」的立場記錄高僧們的行誼,一如大愛劇 
                      場亦以「真實」的角度拍攝慈濟真實人物,這些信而有徵的菩薩行跡,是 
                      真正存在人世之「真實菩薩」,而非只是精神象徵上的「意境菩薩」。 
                       
                      悠悠敘談「莫迷信方位、地理」、「一善破千災」等種種信念後,上人講 
                      到為人處事固然要放開得失,就如「菩薩遊戲人間」般萬事不計較,但對 
                      自己的生命卻要認真負責,不要虛擲時日於無所事事中。 
                       
                      見眼前桌上淺碟中有一株酪梨幼苗,嫩綠枝葉從一大顆種子中突出,上人 
                      端詳仔細後說,「合抱之樹,發於毫芒」,一顆種子就是一個因子,只要 
                      有毫芒種子,他日必將長成大樹。「種子成大樹,需要的是時間,所以真 
                      的要好好把握時間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