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個人美,整體就美 | 
                   
                  
                     | 
                   
                  
                    | ◎善慧書苑 | 
                   
                  
                     |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五月二十四日《三月十三(五)》 
                       
                       
                      【靜思小語】 
                       
                      人人自我要求;個體不偏差,整體就完美無缺。 
                       
                       
                       
                      徒手畫圓 
                       
                       
                      「慈濟三十六周年慶活動已經落幕,同仁們都『幸福』了!人生的法喜, 
                      就是從幸福(辛苦)中深深體會的!」上人與在花蓮靜思堂進行三十六周 
                      年慶檢討會的工作同仁們敦勉,人生之可貴是「在『幸福』中法喜充滿。 
                      」 
                       
                      「周年慶期間工作非常辛苦,突發事件也多,每件事項的處理難免會有缺 
                      點,何況我總希望大家應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在如此高品質的要求下,盼 
                      大家多自我訓練,將事情做得盡善盡美;這猶如徒手畫圓,在沒有任何工 
                      具輔助下,若能畫得很圓,就表示自己功夫到家了!」 
                       
                      上人再以浴佛時同仁們排出一圈圈的圓形隊伍為喻。「每個人都是一個點 
                      ,點點構成一圈圈的圓,要成就整體,每個人都要先從要求自己起;所站 
                      的位置都無偏差,則整體就沒有缺陷。人人都能盡本分,從個人的點,推 
                      及全台灣,乃至於全球,匯合起來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談「禮」 
                       
                       
                      與教育界人士座談,上人以「知己知彼」四字說明,中華文化非常優美, 
                      尤其倫理道德的實踐是社會長治久安不能或缺的;因此,在吸收西方文化 
                      的長處之時,也不應漠視自己的文化。 
                       
                      「若能篤守好自身文化優良的部分,加以發揚光大,再取人之長,這就具 
                      有示範作用,能穩定地帶動教育走向美好而正確的方向。」 
                       
                      上人慨嘆,以當今的大環境,想要逆流而上辦好教育,必須憑藉很充分的 
                      意志與耐力,才能有所成就。「匡正時弊的腳步不能停也不能慢,必須趕 
                      快把握時間、珍惜因緣。」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溫明麗提及,堅持原則與維持人和常感兩難。 
                      上人以《論語》「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 
                      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說明人際之 
                      間的和諧相處固然重要,但若沒有禮節的基礎,缺乏原則的堅持,這種「 
                      和」有何美可言? 
                       
                      「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本分,守住禮法與原則,不使自己的行為偏差,個 
                      體之美才能成就整體之美。」 
                       
                      針對人才培育,上人表示,教育工作者應以真誠的愛心,將每一位孩子都 
                      當成自己的孩子般關心與培育,除了教授他們學問,更應重視品德的陶冶 
                      ,「人格、品德的涵養,必須落實到生活中,舉凡衣食住行、待人接物都 
                      教導孩子們合乎禮節,才能培育出學德並重、文質彬彬的社會棟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