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相智慧 |
|
◎善慧書苑 |
|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六月二十四日《五月十四(一)》
【靜思小語】
文字工作者不能只有文字智慧,還必須有實相智慧,
才能「與生命對話」,提升心靈情操。
如是我「做」
午後,上人與花蓮本會文宣組及靜思文化同仁開示,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勉
勵、啟發,每個人都不免會有身處黑暗的時刻,需要借助別人的智慧之光
來相互啟發、點燃。
上人表示,身為慈濟文化工作者,須用「心」感受,將慈濟人真善美的足
跡,點點滴滴記錄下來。歷史不能有偏差,文化工作者光擁有文字上的智
慧還不夠,必須要有實相的智慧──看到別人的生命在發揮光芒,要用很
誠懇的心去體會他們的生命價值觀;若只沈浸在文字中,執著於文字的優
美,就無法「與生命對話」,也無法提升自我的心靈情操。
上人以《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
來」說明,太執著於文字相或是名相,心靈的境界就無法與佛的境界相應
;反之,常常以佛心為己心,超越人我是非的境界,這就是佛的境界。
上人表示,研究佛法光「如是我聞」是不夠的,還要「如是我做」。「每
天的早會,可以聽到志工們最自然、沒有華美言詞裝飾的智慧;不論是以
文字或言詞表現,他們的分享充滿智慧和愛,是最能啟發別人心路的。你
們若只是站在幕後,就像是看戲的觀眾,只能去欣賞每位人間菩薩在舞台
上所扮演的角色與德行。」
上人表示,慈濟人各有可愛之處,慈濟文化工作者身處在這個環境中,應
是吸收最多、淨化滋潤最多的人;若只是每天與文字相向,就如同是閉門
造車。若能打開心胸,以尊重的心態去與慈濟人互動、對話,將會發現這
個境界是這麼美,而身邊所遇到的都是菩薩!
對於每天朝夕相處、同心同道同志願的工作伙伴,上人也期勉要多溝通、
相互感恩、至誠對待,不要因為一句無心的話就傷了別人,也不可因別人
無心的一句話就被傷害了。
「若能好事多分享、妙法大家用,常常走入他人的立場,就沒有什麼人與
人之間的煩惱。凡事盡本分就好,常常覺得自己能力不夠,那是自尋煩惱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心思不要太複雜,那種潛能就會再找回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