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珍惜「志同道合」 |
|
◎善慧書苑 |
|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六月三日《四月二十三(一)》
【靜思小語】
世間無法事事如意,要有毅力去突破;
不求責任減輕,只求眾人力量能匯聚、自己勇於承擔。
濁世湧清泉
數位大愛台同仁前來報告工作事務,上人於言談間應機開示:「人會因後
天習氣影響,而有不同的性情和觀念,但是在慈濟團體中,大家都有一分
想為社會注入清流的希望,期待要珍惜『志同道合』的法親,也要珍惜這
分『有志一同』的志願。」
上人以自身為例說明,面對習氣各異的法親時,「尊重與包容」的重要性
。
「全球慈濟人如此多,有些人甚至沒見過我,為何都能自我管理、甘願付
出?那是因為我每要推動一件事之前,都會詳細地向大家說明,這是尊重
;之後並詢問眾人意見,這就是包容。我不斷地感恩大家,只要大家有志
一同,就會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
上人以華航澎湖空難為例,慈濟人在下午五點多聽到消息時,隨即於台北
分會成立「急難救助指揮中心」,再緊急聯絡桃園、澎湖兩地志工──桃
園志工早已分組前往中正機場關懷,澎湖慈濟人也已將工作分配完成,「
每個人早已做好該做的事,這就是『有志一同』。」
上人期勉大愛台同仁要有大願力及大承擔力,勇於做「別人不做,但卻是
人們最需要」的節目,成為「清淨的湧泉」。
「處在如此惡濁的時代中,如何讓慈濟這股清流像『湧泉』般不斷湧現呢
?產生好節目就是湧出清泉!必須不斷產生高品質的節目,才有足夠的『
清泉』來淨化人心與濁世!」
對於現今許多媒體工作者,看待事情多抱持懷疑、批判態度,上人表示,
這樣的態度對社會而言,並不是很好的示範,應該培養大眾對社會有信心
、有希望、以感恩心互動才是:「大愛台的使命不是為慈濟,而是為人類
;不是只為慈濟宣傳,而是希望能宣揚人性光明面。」
上人表示,一個團隊的工作絕對無法只靠一人之力就做好;每個人雖都有
不同的思考模式,但難得的是大家有相同的志願,要多關心,但不要灰心
;要讓對方了解我們想做的,就需要真正投入關懷與尊重!
「每次想到在芸芸眾生中有這麼多慈濟人與我同志、同心、同道,就深覺
這是難能可貴的事,所以我都很珍惜。因為珍惜,所以常常心懷『寬厚』
、『感恩』與『包容』。」上人表示,只要提出正確的觀念,不斷在濁世
灌注清流,這個世間一定會有淨化的一天;所以,要以「菩薩遊戲人間」
的心態處事,不論遭遇任何困難都不退轉。
一位同仁談及,也許是習氣使然,明明很關心同仁,但面對當事人卻往往
會說出不好的話。上人說明,「修行」不一定要在道場中,若在人與人之
間做到人圓、事圓,自然理就會圓;最怕是與人不合,明明知道應如何表
達,但卻表達不出來,如此明知故犯,就「不圓」了。
「世間不可能事事如意,所以要有毅力去突破。只要將身體與心理照顧好
,什麼事都難不倒;不求責任減輕,只求眾人力量匯聚,自己也要提起勇
氣去承擔。」上人教勉,慈濟的文化是「柔和與包容」,要將職場當成道
場,將每個人都視為自己修行的助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