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打開執著的心
◎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六月二日《四月二十二(日)》


【靜思小語】

執著私情、私愛、私欲,
求不得而失落時,最是苦不堪言。




何謂「修行」


上人與靜思生活營學員進行雙向交流,緣於百餘位中區榮董此行前來精舍
體驗「修行」生活,上人為眾開示:「修行首先要體會苦;體會什麼苦呢
?體會人生之苦。」

「生、老、病、死是苦,然人生之苦不僅於此,凡夫心總是『執著私情、
私愛、私欲,當求不到而失落時,更是苦不堪言。」

上人表示,知道人生苦,才會發心修行:「修,就是修心養性;行,就是
端正行為。要斷除生活中不良的行為,還要將心修到起心動念都沒有不好
的念頭。雖然調整身心和偏差行為的過程很痛苦,但最重要的是一念心─
─別人做不到,你做到了,這就是修行工夫。」

上人希望學員們能在此行中更認識慈濟,「要達到淨化人心,就必須愈多
人打開執著的心門,有志一同為人間付出。認識佛法就能知道世人需要什
麼、就能為世間謀福利,這是修福;能放下煩惱,時時開心、歡喜、輕安
、自在,這就是智慧。」



正信的宗教


有學員問,如何選擇宗教信仰?上人表示,正確的信仰能淨化人心,迷信
則會讓人生的方向偏差。無論是信觀音、天主、基督、阿拉,或是拜媽祖
……只要能讓人因為信而沒有煩惱、不執著、無迷信,並學習其德行對人
群付出,這就是正確的信仰。

上人以「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說明,所謂的功德就是──
內能自謙即是「功」,外能禮讓就是「德」。一般人稍有成就就容易驕傲
,因此要培養縮小自己、不計較、謙虛的工夫;還要端正行為、對人禮讓
、付出大愛;用平等心處眾、用平常心對待,若能如此,人格、功德就能
成就。

事業被人佔去,因而臥病在床,要如何面對這樣的打擊?上人開示:「生
意人每每求利為先,然利在前,害就在後。事實已經造成,就把心放寬,
當作是最好的教訓及學習,一切重新開始;否則,不斷煩惱的後果,不只
賠了錢,更賠上自己的健康,才是真正划不來。把心安下來、把物質需求
降低,生活過得去就好,人安則事安。」

又有人問及「打坐」,上人表示,打坐為的是要讓心靜下來;心能靜,能
對事不動心,就是最好的靜心境界。「挑柴運水無不是禪。慈濟人是在做
事中調心,步步踏實、分秒不空過、善念不間斷;像此次華航澎湖空難,
慈濟人不論面對何種狀況,沒有恐懼、妄想,時時刻刻付出一分憐憫心,
只為能膚慰家屬傷慟,這就是專注當下的禪定工夫。」

上人表示,佛教主張「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除了給予一切眾生快樂、
平安、幸福外,還要拔除他們因病痛、貧窮或意外造成的苦難;不只疼愛
人類,而是普愛一切生靈,這種又寬又深的愛,就是慈悲,也就是基督教
、天主教所說的「博愛」。

「佛陀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與佛都具有同等的清淨本性
,只是凡夫受到外在環境污染,而糾纏在煩惱之中;要使凡夫心愈來愈接
近清淨的佛心,必須減輕心中的私情、私欲、私愛。」

上人表示,人生舞台上,每個人此生的劇本已寫好,現在則是在寫未來的
劇本;習氣愈積愈厚,會讓人愈來愈迷惑,不知道真正的我何在,也看不
清真實的本性。期盼學員能藉此次因緣,用心體會人生的道理、生命的價
值,努力去除習氣,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花錢」之道


「愛所表達出來的是捨;無私的愛,就是捨得去付出。慈濟從五毛錢開始
,是由很微薄的力量點滴累積成的,因此不要輕視『一點點』的力量。」
午後圓緣,上人與大家分享,什麼才是「懂得賺錢,也懂得花錢」的人。

上人表示,有人在外面應酬,出手總是很大方,以為這樣才能跟人結好人
緣。其實,在娛樂場所大方,對身心都會帶來有形或無形的傷害,也會傷
及對家庭的感情和責任;懂得賺錢,也要懂得花錢,將錢運用得當,才是
會賺錢、會花錢的人。

慈濟榮董曹仲植的太太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她曾發願,若有人需要輪椅
,她都願意幫助;曹太太往生前一再叮嚀先生要多做好事,因此,在十幾
年前花蓮慈濟醫院進行第一期工程時,曹居士捐助了兩部電梯。他說:「
過去我只會賺錢,不懂得花錢,我很感恩太太引導我把錢用在最有意義的
地方;我有今天,就是因為太太的智慧啟發。」

五月下旬,有一位遊覽車司機從台北載遊客到花蓮旅遊時,忽然胸口疼痛
,被送往慈濟醫院急救,由王志鴻副院長及時為他做心導管手術,救回一
命。

這位患者哭著說,十六年前,花蓮慈濟醫院正在建設時,他分期付款捐了
一張病床,當時同事還說:「你捐錢到花蓮也用不到。」但他認為:「沒
關係,反正是幫助別人,分期付款還負擔得起。」誰料得到竟然自己有一
天用到了,讓他感到因緣的不可思議。

「不要因善小而不為,只要是好事,那怕是一點點,都要去做。」上人表
示,慈濟三十幾年前就是靠委員以「人間菩薩招生」,讓家家戶戶了解慈
濟:「了解是增加智慧,付出行動是造福人群;社會上多一個人了解慈濟
,就減少一個問題。我現在還是要『人間菩薩招生』,希望大家都能投入
,作個福慧雙修的人間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