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欲海浮沉總是苦 |
|
◎釋德 |
|
◆五月二十八∼三十日《四月二十八∼三十(三∼五)》
【靜思小語】
凡夫情愛、欲念求之不得,
便起「嫉」「惡」之心,在苦樂之間浮沉。
七種心
時間分分秒秒流逝,不知不覺已近粽香處處飄的時刻,上人在近日晨語中
不斷叮嚀,人生無常,當利用有限的生命,成長無限慧命;然而,如何才
能除滅內心三障諸煩惱,啟發清淨本性?
《水懺》云,當生「七種心」以除滅貪、瞋、癡。「一者慚愧,二者恐怖
,三者厭離,四者發菩提心,五者怨親平等,六者念報佛恩,七者觀罪性
空。」
上人表示,心是一切的根本,為善為惡皆由這念心而起;佛陀為眾生開啟
七種方便法,日常生活中若能時時運用這七種心,便能將煩惱障礙一層一
層解除。
慚愧,就是向內自省──愧己不夠精進、愧己過失不斷;恐怖,就是畏懼
因果,戒慎行為。「外在境界充滿誘惑和陷阱,有慚愧心、知道畏懼因果
,便能分辨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否則為所欲為、一錯再錯,甚至
生起卑劣慢心。」
上人感嘆,人常因一念貪著,在苦樂之間浮浮沉沉,受盡苦痛;情愛、欲
念求之不得,便起「嫉」「惡」之心。懂得厭離、懂得捨,才能避免陷入
執著的泥淖。
「厭離過去的煩惱、染著、愛欲,以清淨心付出;這分覺悟的有情,就叫
作菩提心。不以一己之好惡,而愛著或輕忽一切眾生,能以平等慈悲心去
愛,就是怨親平等。」
上人表示,人人心中都有清淨的本性、無限量的智慧,卻因無明不斷覆蔽
,逐漸失去光亮;佛陀的教法引導我們去除心中一層又一層覆蓋的無明,
讓清淨的智慧之光散發出來,所以要以珍惜、感恩心念報佛恩。
「人生若能真正透徹道理,心念不再顛倒造惡,懺悔即清淨,這就是『觀
罪性空』。」
人間菩薩網
連續兩日志工早會,上人提起五大洲二十六個國家的慈濟志工,出錢出力
緊急運送各式隔離衣、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品回台,照護台灣民眾
的需要。「全球慈濟人長期愛灑人間、用心播種、耕耘,如今愛的種子已
經逐漸發芽;這分愛是那樣地貼切、沒有距離,這就是人間的菩薩網,編
織得非常密實!」
慈濟志工身在海外,心繫台灣,不但從萬里外寄回愛心,還透過網路響應
齋戒;上人讚歎,災難時總會見到真情,慈濟菩薩網綿綿密密,愛心不斷
鋪展、擴大,打造出一頁頁人間最真、最善、最美的篇章。」
上人呼籲,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在這波SARS疫情中看到了
人性的溫暖,但這分善念還要再提升,「當今世間禍和福在拔河,要不斷
增加為善造福的力量,才能讓人間真正遠離災難禍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