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願消三障諸煩惱 | 
                   
                  
                     | 
                   
                  
                    ◎釋德  | 
                   
                  
                     | 
                   
                  
                    ◆七月十六日《六月十七(三)》 
                       
                       
                      【靜思小語】 
                       
                      無明生起、牽動煩惱,身口意就會造作惡因、結出惡果。 
                       
                       
                       
                      萬惡皆由煩惱起 
                       
                      「凡夫常在無常中執常,放任心境隨著外境遷變,而被牽引至錯誤的方向 
                      ;如又不斷覆藏錯誤,讓煩惱層層疊疊累積,將沉淪苦海,難以自拔。」 
                      晨間,上人對眾開示時再次強調,察覺到錯誤當發露懺悔並即時改過,千 
                      萬不可覆藏掩蓋。 
                       
                      佛經言:「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上人表示,凡夫的無明 
                      煩惱非常微細,看不到、摸不到,卻會障礙人心。「煩惱起於何處?起於 
                      人心的貪瞋癡──貪念生起,欲求無邊,有一缺九不滿足;瞋念生起,聲 
                      色不調,形象破壞人格損;癡念生起,身陷迷境,情愛仇恨難自拔。」 
                       
                      上人感嘆,「情」字很複雜,無論是異性間的愛情、同性間的友情,或是 
                      親情等等……一旦無明生起、牽動煩惱,身口意就會造作惡因、結出惡果 
                      。 
                       
                      「人心千千萬萬種煩惱,綜合起來不出三項:一是煩惱障,二是業障,三 
                      是果報障。這三項正是修行的障礙。」上人表示,凡夫常因一念無明而犯 
                      錯,倘若不能及時認錯,反而再編出一套謊言來隱瞞;有了隱瞞,又將再 
                      製造出煩惱業。這三種障礙不斷相互牽連、複製、循環──因貪、瞋、癡 
                      的無明,使身、口、意造作惡業,而結出惡果,生生世世都將難以解脫。 
                       
                      上人表示,若要超越煩惱、業、果報這三種障礙,唯有發菩提心。時時清 
                      淨內心,消除無明煩惱,不再覆藏過錯;時時發心付出、多造福,「用愛 
                      付出、做好事的結果,是人人讚歎、人人誇獎;否則,好事不做,做壞事 
                      ,這樣的果報就不堪設想了。」 
                       
                       
                       
                      愛的傳承與希望 
                       
                      早會播放南非慈青志工在當地付出的畫面,上人讚歎,南非慈濟志工從第 
                      一顆種子開始,不斷複製愛的模型,這分愛的傳承與啟發,不僅延伸到下 
                      一代,並且帶動當地祖魯族志工參與,共同撒播愛的種子,讓世界充滿希 
                      望。 
                       
                      自一九九二年起,慈濟志工開始在南非開拓出一片福田,如今,看到南非 
                      慈濟志業有成,上人表示,「心若動了好念,身體就會去做好事、就能產 
                      生美的結果。感恩台灣志工支援,更感恩南非志工就地取材、用心耕耘, 
                      才能將愛的種子向下扎根;期待南非的下一代能接收到這分愛的理念,因 
                      此改善生活。」 
                       
                      印尼慈濟大愛屋在今年完工後,預計能協助一千戶居民改善居住環境、保 
                      障生命健康。上人表示,慈濟無論是對印尼或是南非的援助,證明了只要 
                      有一分善心、願意付出行動,時間能成就一切難事,讓世界各個苦難的角 
                      落展現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