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大海中滴滴水皆不乾涸
每年的入秋時節,都有一批新的「大體老師」成為慈濟大學醫學教育的解
剖實習教材。啟用儀式中雖有親情不捨的淚水,但在虔敬感恩的莊嚴氣氛
中,也讓人看見人間情感昇華的極致,那就是大勇大捨,涼涼秋意中愈發
襯托其清澈朗然。

今年多了八位特殊的「大體老師」,他們讓醫學系應屆畢業生做「模擬手
術實習」,因為往生後已急速冷凍,教學時可回溫恢復生前的組織彈性狀
態,提供準醫師全身上下多項基礎手術的演練機會。這項四天內密集完成
的課程,據了解在當今國內外醫學教育中尚屬創舉。

生命的大用於此又增添典範,他們走的是一條多麼不同凡響的路。在中國
文化習俗中,我們一向以「黃泉路」來形容生死的分隔,生前再叱吒風雲
,死後只見黃土一坏。然而,在慈濟,他們將軀體轉化為醫學的知識,也
以無私的身教啟迪醫者的仁心。在火化前的告別儀式中,師生及慈濟委員
慈誠列隊恭送,白雲綠樹清風相伴,每年皆見證這生生不息的人間菩薩道


這是慈濟經驗生死相續的某一光景,反映的是許多志工盡本分盡形壽,生
生世世不離此道的願力。多位「大體老師」生前走過阡陌縱橫的菩薩道,
從國內到國際,從濟貧賑災到教育文化,他們精進的身影也感召鼓舞了無
數人加入這條不同於世俗的道路。

其實,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看,各有各的背景和故事,如何會走到同一條
路上來呢?這無非是因人人本具愛心,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證
嚴上人創造濟世志業,提供行善學佛的環境機會,若能長久薰習,人人皆
能生出以悲心相契的行動力量,洗滌小我的習氣,融入「大於我」的超越
境界中。

《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說到佛法如大雲,「起於世間,遍覆一切」
,而「一切諸樹,上中下等,稱其大小,各得生長,根莖枝葉,華果光色
,一雨所及,皆得鮮澤,如其體相,性分大小,所潤是一,而各滋茂」,
這樣的形容,果真應驗到眾多慈濟志工的身上,若非各人生命得以滋長茂
盛,也無法回報更大的力量擴展慈濟的菩薩道。

這條菩薩道是由眾人造就,跨越了人我隔離,也跨越了生死疆界,雖在人
間行動,但也在無盡的虛空中展延,如藥師佛的十二願之一「以無量無邊
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

從生死大事的慈濟經驗,回過頭來看這條菩薩道的由來與去向,讓人油然
生起「大海中滴滴水皆不乾涸」的感恩心,也詮釋了「合心、和氣、互愛
、協力」並非外在規範,而早已是鋪築菩薩道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