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心靈零距離
◎釋德
◆九月二十七日《九月初二(六)》


靜思小語

你心知我心、我心貼你心,心心相印、力量凝聚、同耕福田。



珍惜「知音」之緣

四十五位來台參加委員培訓的香港慈濟志工,晨間入精舍與上人座談。

上人勉勵這群新發意菩薩:「唯有投入,才能有持久的感動;而要讓人持
續投入的動力,則必須人心和合。在香港這樣人口稠密的地區,期待你們
以『合心和氣』來凝聚人心。」

「眾人異口同聲,就是『合』。你說的話對方聽得懂,你心知我心、我心
貼你心,這就叫作『知音』。合心,才能和氣。」上人說明,和氣的最佳
表現,在於人人臉上的微笑,「期待人人都是『笑長』──這一張張祥和
、微笑的臉孔,就是最美、也最吸引人的景觀。」

「有些人很矛盾,能夠去關心遠方無緣無故的可憐人,卻跟隔壁鄰居怒目
相視,無法和睦相處。」因此,上人期勉香港慈濟人合心、和氣之外,還
要互愛。「能為遙遠的苦難眾生付出,更要愛身邊與己同心同道同志願的
人,莫因小是小非,而在彼此間比較與計較;也不要因為遭受一點挫折,
心靈覺得受碰撞、受傷害而退失道心……」

上人表示,一個人把自己的心縮到很窄很小,就容易受碰撞;如果把心胸
放到無限大,就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不會受影響、受傷害。

上人嘉許香港慈濟志工在SARS蔓延期間表現出的合心,也期勉大家要
放長情、擴大愛,向內耕耘自心的福田、對外珍惜彼此的情誼,同心協力
為社會付出。



以謙卑心立志、發願

「有人說:加入慈濟做好事,為何要先經過見習、培訓等一道道關卡?」
北區第二梯次「培訓委員尋根暨精神研習會」圓緣典禮中,上人針對「培
訓」制度說明。

「佛陀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經由培訓的門檻,能一點一滴撥
開凡夫心中的煩惱、無明,喚醒人心與生俱來、與佛同等的覺性。因此,
期待大家用更謙卑的心來立志、發願,才能真正與佛心連結,進入菩薩門
。」

上人說,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不一樣,如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
就是要「合心」。上人舉近來推動的「四合一」志工組織架構表示,推動
「四合一」就是希望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有事大家一起分擔,也讓
每個人都有發揮才華的機會。

上人以大樹為喻,「合心組」猶如樹根,深入地下吸收水分和養分,提供
樹木生長;「和氣組」則似樹幹,支撐整棵樹的生長;「互愛組」宛如粗
枝,將葉子儘量伸展到可以接近陽光的地方;「協力組」就像葉子,讓整
棵樹行光合作用、納垢吐新,也為眾生擋光遮雨、提供庇蔭。

「慈濟之美,美在付出無所求,美在你我合心。」上人說,慈濟的組織架
構為一「立體琉璃同心圓」,在此同心圓中人人平等,當合心、和氣、互
愛、協力。「期待人人將心拉緊,將力量凝聚起來,隊組同耕福田。」

緣於在座培訓委員年底受證後都將納入「協力」組,上人特別叮嚀:「枝
葉茂盛,才能有廣闊的樹蔭供人乘涼。慈濟團體中,人人都是同根的菩提
樹,人人都在立體琉璃同心圓中,沒有高低之別,只有功能之分;期待各
隊組能用心精進,將慧根深植在菩薩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