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和氣致祥 | 
                   
                  
                     | 
                   
                  
                    ◎釋德  | 
                   
                  
                     | 
                   
                  
                    ◆十月二十八日《十月初四(二)》 
                       
                       
                      【靜思小語】 
                       
                      對人我是非能夠善解,則一切惡緣就會消滅。 
                       
                       
                       
                      結好緣,結惡緣?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經常言及「和」的概念:孔子說「禮之用,和為 
                      貴」,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說「萬物各得其和 
                      以生」,《中庸》亦言「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古聖賢之心,莫不「以和為貴」,認為萬物因和而各得其所,相生相成, 
                      並行不悖。 
                       
                      「和」之一字,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上人十分 
                      注重與強調的字詞和行為準則。上人新近提出之「和氣」組,其精神主軸 
                      是「和合門:和聖賢心,合菩薩道」,希盼弟子們上契聖賢仁厚之心,行 
                      菩薩道下化眾生,以達天下祥和。 
                       
                      連續三場與高雄隊組開示時,上人再次提出「和氣致祥」的觀念,教示眾 
                      人如何在人我之間建立調和的關係。上人表示,善惡相對,有彼即無此, 
                      有此即無彼,故須時時提起善念,慎防惡念生。 
                       
                      「善解,就是善念。當自己的行為有偏差,面對他人指正,要心存感恩且 
                      歡喜信受。」上人表示,在衝突與摩擦的當下,很少人會承認自己不對; 
                      然而旁觀者清,當第三者好意來諫言,要感恩、善解且及時改過。 
                       
                      「善解」的相反詞是「惡解」。上人說,有些人聽到他人的指正,心中也 
                      知自己不對,卻惡解別人的好意,不承認自己不對,甚且因為面子掛不住 
                      ,反過來說別人太雞婆。這般執著、不肯認錯的心態,就是一念惡心。 
                       
                      「只要感恩接受指正,就能與那勸你的人結了好緣;只要承認自己不對, 
                      向人真誠致歉,和自己起磨擦的人也才可能不計舊嫌,與你和好。」上人 
                      表示,心中有善念、對於人我是非能夠善解,則一切惡緣就會消滅;觀念 
                      一轉,經歷一次人事,反而締結了兩個好緣。 
                       
                      「可惜的是,若無善念起,只一味將過錯推給別人,就會將兩個人都得罪 
                      了!一旦他們又去向別人說,人我是非就如葛藤般糾纏不休……」上人再 
                      次強調,善起,惡就滅;惡起,善就滅。有了善心,惡緣也就能夠轉為善 
                      緣。 
                       
                      「好好將這顆心照顧好,若能在生活中力行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就 
                      能減少人際之間的衝突與磨擦,面對外在人事也才能處在一片和氣的美好 
                      情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