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因為「信」,所以有力量 | 
                   
                  
                     | 
                   
                  
                    ◎釋德  | 
                   
                  
                     | 
                   
                  
                    ◆十月二十一日《九月二十六(二)》 
                       
                       
                      【靜思小語】 
                       
                      有些人總是在「想」要怎麼做,遇到問題都說要「想想看」; 
                      愈想愈複雜,心中的結也就愈來愈多。 
                       
                       
                       
                      合情合理,才是真理 
                       
                      《經典》雜誌歷經兩年九趟實地採訪,編撰完成《西域記風塵》一書,其 
                      中一百六十多幅珍貴攝影圖像正在慈濟台中分會展出。上人趕早抽空觀覽 
                      。 
                       
                      於會場入口處,大幅「玄奘法師西行取經路線全圖」,首先吸引上人的注 
                      視。駐足圖前,上人輕撫圖中所標誌的印度各城市位置,那爛陀、拉吉爾 
                      、菩提迦耶、桑奇、波帕爾…… 
                       
                      玄奘法師,以一雙步履、一襲破衲,萬里孤征,終於到達印度,得遂西行 
                      取經的大願。這件佛教歷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印文化思想交流史中,光耀 
                      千古的重要篇章。會場展示的相片與圖說,依循玄奘法師所著的《大唐西 
                      域記》描述,為大家上了一堂佛教史的重要課程── 
                       
                      「比普拉瓦遺址中央的大佛塔內,曾發現佛陀的舍利罐,故被認為是古迦 
                      毗羅衛城最可能的舊址」; 
                       
                      「吠捨釐為佛陀宣示即將涅槃之處。如今殘留的遺址中,最引人注目的就 
                      是矗立原地的阿育王石柱」; 
                       
                      「阿馬拉瓦提大塔曾經是南印度佛教建築藝術的代表作,如今大塔只剩地 
                      基,只能略窺昔日規模」…… 
                       
                      佛教遺址只餘殘垣斷壁,上人嘆言佛教在印度沒落了;一切都是成住壞空 
                      。 
                       
                      「千餘年後,高昌國的梵煙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清真寺,當地 
                      居民也是信仰伊斯蘭教為主」; 
                       
                      望著印度德里的迦密清真寺巍峨高聳的富麗建築,上人驚歎那宏偉的形制 
                      ,到底是如何蓋的呢? 
                       
                      「靈鷲山上視野極為遼闊,可以俯瞰王舍城周邊區域,山頂有一佛塔遺蹟 
                      ,相傳是佛陀講解《妙法蓮華經》的說法台故址」…… 
                       
                      這一張說法台故址相片,引發上人一席話。在隨後的中區合心、和氣會上 
                      ,上人抒發了此次觀展的感想,提醒大家看待佛經字句,應本著「合情合 
                      理,才是真理」的正確心態,莫鑽入文字迷宮中跳脫不出來。 
                       
                       
                       
                      要「聖化」不要「神化」 
                       
                      「靈鷲山是佛陀說法的地方,此地四周都是山坡,可容納人的地方並不大 
                      ,但經典卻記載聽法者有八萬多人……這是一種精神的境界,意指佛陀心 
                      包太虛、量周沙界。如果不深思背後的意義,只執著經文的記載,堅持一 
                      定有八萬人,那就脫離常理了。」 
                       
                      上人強調,合情才能合理。佛法應生活化,佛陀是超越凡夫的偉大人格者 
                      ,可以「聖化」,但不能「神化」。「當初我開慈濟法門,就是希望以佛 
                      教『量周沙界』的精神境界,帶領大家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走出去,將 
                      佛法落實在人間。否則,道理若不能落實在生活中,就會顯得虛浮,最後 
                      也將慢慢地衰微。」 
                       
                      一九九三年夏天尼泊爾南部發生大水災,慈濟援建一千八百戶房屋;二○ 
                      ○一年元月印度發生大地震,慈濟為災民重建兩百多戶住房。「當年玄奘 
                      法師辛苦地走過絲路,到印度取經,把佛陀的精神文化帶回來;如今,慈 
                      濟人秉持著同樣的精神,逆向走回去施救眾生……」這正是上人所期待的 
                      :希望每位慈濟人都能把握住佛陀「量周沙界」的心靈境界,積極付出。 
                       
                      上人強調,期待菩薩在人間,「不是求菩薩與自己感應,而是人家有需要 
                      ,我們要去感應他。能應苦難眾生的需要,將不可能變成可能,這就是人 
                      間活菩薩!」 
                       
                       
                       
                      「沒問題」與「想想看」 
                       
                      上人讚歎,印尼慈濟志工勇於承擔,終於創造了紅溪河畔的愛心奇蹟,「 
                      他們從『沒問題』到發現『有問題』,再回到『沒問題,做就對了!』這 
                      分心念的轉換,是因為有『信』──相信既然師父交給他們來承擔,他們 
                      就有這分能力,所以全心去做。」 
                       
                      「反觀,有些人總是在『想』要怎麼做;每次都說要『想想看』,愈想愈 
                      複雜,心中的結也會愈來愈多。」上人感嘆,想,就表示心中還有懷疑。 
                      人若無法「信己無私、信人有愛」,聽到別人說一些風風雨雨的話,心就 
                      會糾結成一團;就像一條繩子,如果牽不好、拉不直,很快就打結。 
                       
                      上人表示,若能打開心胸,「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中有深信,就沒 
                      有懷疑,如此,世間就沒有什麼能難倒自己的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