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契理契機 | 
                   
                  
                     | 
                   
                  
                    ◎釋德  | 
                   
                  
                     | 
                   
                  
                    ◆十一月十一日《十月十八(二)》 
                       
                       
                      【靜思小語】 
                       
                      啟發貧者悲心善念,引導富者樂於付出。 
                       
                       
                       
                      自淨其意 
                       
                      自然景象,陰晴晨昏,四季遞嬗,時刻變化;若對大自然進行細微觀察, 
                      就能在春夏秋冬不同時節中,捕捉到其中深蘊的美感,而發抒由衷的歎賞 
                      ! 
                       
                      上人針對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化,旨在引導人心自淨其意;在「啟發愛 
                      心」的原則下,以其對世事變化、人心流動之深刻見解,契理且契機地因 
                      材施教。 
                       
                      與大愛台總監姚仁祿等人交談時,上人提到慈濟慈善志業的方向,大抵說 
                      有兩大類,一是「教富濟貧」,一是「濟貧教富」,這是應乎富者和貧者 
                      不同處境,而設想的引導方向。 
                       
                      何謂「教富濟貧」?「教導富者從濟貧中,開發心靈財富。就如事業成功 
                      、生活優渥的企業家,應打開他們的心門,使其除了會賺錢,也要會用錢 
                      ;引導他們付出心力,去幫助有困難的人,使他們感受到付出的快樂就是 
                      心靈最大的財富。」 
                       
                      何謂「濟貧教富」?「濟助貧者,同時使之富有愛心。就如迦葉尊者引導 
                      貧婆供養破布,使貧婆也有機會歡喜布施愛心一般。對於貧窮的人,不只 
                      要照顧他們的生活,使其溫飽,還要啟發其悲心善念,在付出中感受到心 
                      靈的豐足。」 
                       
                      「其他志業如醫療、教育、文化,也各自有多種不同的教化方向。」上人 
                      表示,慈濟世界人多事多,若一一採擷編入史料,則這部慈濟史可謂森羅 
                      萬象,有無盡的智慧蘊藏其間;因此,能寫、會拍的文化志工所記錄下來 
                      的史料,實乃彌足珍貴! 
                       
                      紐西蘭分會執行長宋篤志伉儷等人來訪,談及奧克蘭新會所整修規畫、三 
                      周年慶活動點滴以及當地關懷的個案。 
                       
                      上人稱讚這群紐西蘭志工正是「富中之富」的人,以宋篤志為例,投入慈 
                      濟二十年來,除了捐錢襄助志業,亦付出心血、時間和體力義務投入關心 
                      慈濟各項工程建設;近年來又提供場所作為紐西蘭慈濟會所,並承擔起分 
                      會執行長之職,其生平事蹟實值得記錄留史。 
                       
                      白紗窗外風蕭蕭,看林蔭更深,樹木搖曳,別有一番秋色佳景。慈濟世界 
                      美在菩薩形態豐富多樣,若能曲寫入微,使人心領神會,則後世也就有所 
                      憑藉,以繼續傳承「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理念和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