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地藏經的啟示 | 
                   
                  
                     | 
                   
                  
                    ◎釋德  | 
                   
                  
                     | 
                   
                  
                    ◆十二月二十一日《十一月二十八(日)》 
                       
                       
                      【靜思小語】 
                       
                      起心動念無不是業,舉手投足無不是罪, 
                      當謹慎心念,自我教育、自我淨化。 
                       
                       
                       
                      謹慎每一個念頭 
                       
                      歲暮寒氣中,野花蔓草在灰濛濛的山坡增添顏色,漁村外遙遠之處,時有 
                      舟船來往。火車從花蓮北上一進入宜蘭縣境,蘭陽平原山川秀美的景致映 
                      入眼簾,色澤暗淺變化的大海和連障疊巘的山脈相映成趣。 
                       
                      在多場歲末祝福活動中,靜思手語隊以《地藏經》六道輪回及地獄景狀的 
                      表演與會眾結緣;「地藏經」音樂手語劇導演慈悅師姊,近日勤讀《地藏 
                      經》,車行間請示上人佛教「中陰身」的觀念。 
                       
                      依佛教說法,三界、六道所有眾生,在往生之後、投胎之前的階段,稱為 
                      「中陰」;至於中陰身階段維持多久時間?則有不同的說法。根據《大毗 
                      婆娑論》所說,人死之後七七日間為中陰,生者在此時間為亡者設齋供養 
                      、布施功德、祈禱冥褔、超度亡靈,相沿成為一般佛教信仰。 
                       
                      有四種人不必經過中陰身,或因願力所感,或因業力牽引而直接往生。第 
                      一種:生前學佛修行成就,超出三界,解脫六道輪回,修成聖果的聖者。 
                      第二種:平素行菩薩道,有救世救人的大願力,死後隨即再轉世為人。第 
                      三種:平時廣行大善,善業所感,成為天人或再轉世為人。第四種:平時 
                      作惡多端,惡業牽引,直接墮入地獄等惡趣。 
                       
                      「若人在世時雖無造作極重惡業,然習氣不除,我執深重,就有可能在四 
                      十九天以後,仍無因緣受生。」上人慨嘆道。 
                       
                      慈悅師姊表示展讀《地藏經》後,怖畏於地獄及畜牲道的駭人景象,更思 
                      須謹慎心念與言行,否則稍有偏差,便將淪落惡趣,變牛、變羊、變豬… 
                      …令人心生恐懼。 
                       
                      上人語重心長表示,即使在世廣修善業,命終後往生天道,天道亦有「天 
                      人五衰」,樂盡後的苦難以承受,仍將墮落;故天道也非究竟處。惟有行 
                      菩薩道,與眾生廣結善緣,向成佛的目標邁進,才是究竟解脫之道。 
                       
                      「誦《地藏經》最大的意義,是自我教育、淨化自己。起心動念無不是業 
                      ,舉手投足無不是罪,切不可因一念偏差而心亂情迷、造業連連,應隨時 
                      照顧好自我心念。」在座者感於上人所言,莫不默然沉思。既然舉手投足 
                      之間,無不是在布下種子,日常間必定要抱持因緣果報的觀念,處處謹慎 
                      ! 
                       
                      「大地成長萬物,供給人們生活,人人應感恩大地,疼惜大地。」上人在 
                      當日兩場歲末祝福開示中叮嚀眾人,人類為了滿足欲望和便利,成了破壞 
                      地球環境的主兇,且正自食惡果;應以感恩心疼惜大地、愛護萬物,與天 
                      地萬物和平共處。 
                       
                      車行過龜山島,極目遠望果真是:「其東則海波萬里,龜山挺峙;其西則 
                      峰巒蒼翠,儼如畫屏。」(蘭陽八景詩序)行行復行行,漸離漁舟泛碧、 
                      風景絕勝的蘭陽,於日落時分終抵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