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向貧窮學習 |  
                   
                  
                     | 
                   
                  
                    | ◎高毓智 | 
                   
                  
                     | 
                   
                  
                    藉由貧窮的示現,探索人生的究竟, 
                      尋求對治之道。 
                       
                       
                       
                      人類歷史的記載,多刻意忽視貧窮的存在。能在歷史上留名者,不是高官 
                      富賈,就是名人雅士,很少見到窮人能名流青史。 
                       
                      但是,慈濟的歷史卻正好相反。慈濟的歷史,是一段向貧窮學習的過程。 
                       
                      所謂向貧窮學習,並不是像窮人一樣過著靠人接濟的生活,或是裝扮成窮 
                      者去體驗他們的人生。向貧窮學習是指藉由貧窮的示現,來探索人生的究 
                      竟,尋求對治之道,進而消弭貧窮。 
                       
                      慈濟四大志業的依序發展:慈善→醫療→教育→文化,正是對治之道的實 
                      踐。以慈善志業為例,慈善工作一開始進行的是濟貧,救濟的對象稱為「 
                      貧戶」,後來由「貧戶」轉稱為「照顧戶」,到現在的「感恩戶」。救濟 
                      對象所使用語詞概念的轉變,代表態度的改變。 
                       
                      從單向式因心生憐憫而提供救助,轉變為雙向式的互動。不論施者或受者 
                      都共生於地球上,應相互尊重、彼此學習。施者要感謝受者示現貧窮,使 
                      之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受者要感謝施者的付出,解了燃眉之急。這樣的 
                      互動,使彼此皆能獲得寶貴的生命經驗與智慧。 
                       
                      貧與病是一對雙胞胎,光是物資上的救助,無法完全滿足生理上疾病的摧 
                      殘。若不是貧窮的示現,也無法對症下藥,了解人世間苦難者的需求。因 
                      此,醫療志業的產生,正是為了彌補慈善工作的不足。 
                       
                      如果說,慈善、醫療所對治的是物質、生理上的貧窮;那麼,教育與文化 
                      所對治的就是知識與心靈的貧窮。尤其,在貧困的人生中,仍有許多「人 
                      窮志不窮」的例子,若能透過教育的薰陶,就更能彰顯做人的志節。因此 
                      ,證嚴上人說:「在苦學中自愛自立,培養感恩心、體貼心和愛心;走過 
                      貧窮路,更能體會人生的疾苦,將來對社會人群一定更能付出。」 
                       
                      誠如法國以馬內利修女,在《貧窮的富裕》這本書中提到:「貧窮乃是人 
                      類世界的醜聞。」人類世界中愈來愈多的窮人,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一 
                      件令人羞愧的事。試想,當富人享盡山珍美味之際,世界上卻有許多在飢 
                      餓邊緣的人,這樣的情景怎不令人欷歔! 
                       
                      世界上貧窮揮之不去,最大的原因正是富人不願面對窮人,富有的國家也 
                      不願正視貧窮。因此,人類不應只是向貧窮宣戰;因為宣戰所形成對立的 
                      態度,是無法真正了解貧窮的原因與貧者的需求。人類應該向貧窮學習, 
                      走過貧窮路,人生的視野與格局才會轉變,這也正是慈濟世界的寫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