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以愛為寶 |  
                   
                  
                     | 
                   
                  
                    | ◎證嚴上人 | 
                   
                  
                     | 
                   
                  
                    在佛教信仰中,人生短暫有限,若能勤修戒定,以大悲心關懷利益他人, 
                      則獲得的慧命無窮。 
                       
                      同樣地,在台灣社會中,政治局勢擾攘多變,每逢選舉便牽動人心動盪不 
                      安。然而,看看台灣人平時對公益共同投注的努力,就會覺得安和的公民 
                      社會才是我們真正歸趨的安頓所在。 
                       
                      現實生命易受名利引誘,私心的作祟也常在人我之間造成猜忌對立,而慧 
                      命清淨無求,超越時空,朗朗映現人性的極致光輝。政治風雲詭譎,常常 
                      蒙蔽了人人本具的善心,以及可以攜手為共同福祉努力的公民社會景象。 
                       
                      一年前的此時,台灣籠罩在SARS的陰影中,疫情震盪兩個多月才平息 
                      ,期間不少醫護人員犧牲寶貴的生命,醫療防疫網把全民結合成一命運共 
                      同體,眾多的義工不畏病毒的威脅,志願到疫區服務,送餐給被隔離的民 
                      眾。 
                       
                      慈濟也在各社區舉辦近三千場的「愛灑人間」聚會,人們以共同的念力虔 
                      誠祈禱,彼此祝福。當時我們的感想是,這小眾傳播傳送的撫慰與關愛, 
                      是更底層的防疫網,支撐防護措施趨於周延,人心趨於安定。 
                       
                      這一場令台灣人陷入無盡恐慌的災難過去後,在第一線的抗煞小組曾有這 
                      樣刻骨銘心的感言:「珍愛台灣!」 
                       
                      「珍愛台灣」的確意味深長,我們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胼手胝足,今日建設 
                      的一切都是無數人辛勤努力的成果,得來不易,更要小心呵護;天災疾病 
                      難防,唯互愛才能共度難關,永續經營我們的家園。 
                       
                      回首過去,我們的社會底層重重疊疊充滿人間的溫情記憶,不是只有「一 
                      家親」,對自己人才付出關懷。例如,大甲有一個人家,曾祖父時代把一 
                      位孤獨的盲人帶回家照顧,曾祖父往生前交代兒子要把這位盲人當自己父 
                      親一樣照顧;等到這兒子要往生時,又交代自己的兒子繼續傳阿公傳下來 
                      的這分愛:「我們的家教無以為寶,以愛為寶。」現在已經到第四代了, 
                      這個家庭上上下下對這位盲人像對曾祖父一樣尊敬照顧。 
                       
                      這「以愛為寶」的傳承真是令人感動的淳美人情。這樣的家庭也許有限, 
                      但我們總是可以看到同胞愛、人類愛,在不同角落以不同的方式展現。 
                       
                      最近八個國家的慈濟志工匯集到伊朗進行第三次賑災,包含發放一千多戶 
                      的白米。起初因為國情文化不同,溝通上出現障礙,所幸志工以柔軟身段 
                      和笑容化解。證嚴上人讚歎說,如此內能自謙就是功德,用真誠的愛去付 
                      出,最能打動人心,雙方都覺功德圓滿。 
                       
                      這樁功德是「以愛為寶」的台灣公民社會所造就,當然這已經是立足台灣 
                      、關懷世界的襟懷與行動。《慈濟》月刊從本期起改版擴編,即是要報導 
                      全球「以愛為寶」的眾多故事,與讀者分享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