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作清流,不作濁流
◎釋德
◆三月二十五日《閏二月初五》


靜思小語

媒體應自許成為淨化人心、引領觀眾行向光明、
正確人生道路的清流。



以「苦」為師

文化志策會中,上人感嘆,現今商業媒體所呈現的,幾乎都是社會的亂、
人心的病態與痛苦;觀眾看到一片混亂,卻不知道混亂要如何解決?人生
的方向何在?無形中心靈也受到傷害,而產生病態。

「人人心中本有一顆愛的種子,很感恩慈濟志工在世界各地,承擔起淨化
人心的志業。然而,現在社會如此動盪,但盼清流能日益盛大,以抵擋幾
將淹沒而來的濁流。」

上人期許,大愛電視台作為「為時代作見證」的清流媒體,應自許成為淨
化人心、引領觀眾行向正確人生道路的媒體。並應以「苦集滅道」為報導
架構,針對社會現象分析種種苦相形成的原因,指引觀眾一條光明、正當
的道路,才能滅掉類似的苦因、苦果。

上人舉例,近來一則調查顯示,台灣很多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幸福;針對這
則訊息,媒體清一色的報導方向,就是證明台灣孩子有多麼不幸福。然而
,「貴州孩子為了讀書,每天凌晨兩、三點就出門,走了四、五個鐘頭的
山路才抵達學校。大愛台可以透過這樣的報導來對照,讓台灣孩子知道,
與自己同年齡的人,有人生活在苦難中、有人小小年紀就必須承擔家計…
…藉此讓孩子了解自己其實已經很幸福。這就是『苦集滅道』的報導架構
。」

上人期待大愛台每個節目都有教育性,能讓不同教育階層的人都能接受、
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並起歡喜心。

「社會上,有些人忙著救人、忙著清掃道路、忙著照顧貧戶、忙著義診…
…有些人則是為事業、家業、爭取一己之利而忙。同樣付出時間、精神和
體力,目的卻截然不同。大愛台可以多報導這些好人好事,引導觀眾建立
起利益人群的生命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