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扇平靜心靈的門窗 |
|
◎釋德 |
|
◆三月二十四日《閏二月初四》
【靜思小語】
負責任的媒體,應為觀眾開出一條心靈活水,
打開一道通往智慧的門。
被高牆阻擋的視界
現今大眾傳播媒體發達,世界各地的訊息在瞬息之間交流,增進人類彼此
的了解。有感世間濁氣盛於人間清流,「來不及」的感受時縈於心,上人
向來對於媒體寄以厚望,期許媒體工作者在傳播訊息的同時,更須擔負教
育大眾的使命,使社會沐浴於善良風氣中而長治久安。
有鑑於媒體具有重大的功能與責任,慈濟大學設置教育傳播學院,內含「
傳播學系」,目標即在培養具有人文情懷的傳播工作者。
慈大校長方菊雄夫婦入精舍,上人談到慈濟辦學以「慈悲喜捨」為信念,
寄望醫學院培育「搶救生命」的人才、傳播學院培育「搶救慧命」的人才
。
「媒體是大眾訊息來源的重要管道,但令人憂慮的是,現今媒體如在社會
築起一道牆,牆內充斥著病態與亂象,讓人誤以為這就是社會的全貌,觀
眾看得心煩意亂、心靈飽受傷害,甚至找不到人生的出路,而在其間撞得
頭破血流。這就是媒體沒有負起教育責任、混淆視聽;若是觀眾難以辨明
是非,遂令黑白顛倒的紛擾更複雜。」
上人認為,負責任的媒體應為觀眾開出一條心靈活水,打開一道通往智慧
的門,以專業篩選正確且有益公眾的訊息,並分析訊息背後的意義,讓民
眾從中增長智識,且獲得心靈的平靜。「因此,傳播教育非常重要,若能
辦得成功,社會的未來才有希望。」
關於慈大辦學,上人建議可與慈濟志工體系合作,讓學生透過訪視個案,
明悉社會暗角有著求助無門的苦難眾生,以啟發愛心從事助人善行。「能
引導學生建立正確觀念,如此辦學才有意義與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