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滅除世間苦痛熱惱 |
|
◎釋德 |
|
◆三月九日《農二月十九》
【靜思小語】
內修菩薩心、外行菩薩道,救拔世間苦難的同時,
也提升自我智慧、滅除煩惱。
堪忍人間 幸有菩薩
志工早會,上人提起昨日抵達花蓮慈濟醫院就診的印尼巴淡島病童諾文狄
,語中諸多不捨。
五歲的諾文狄( Novemthree Siahaan )出生時,是正常可愛的小嬰兒,但
一歲多時嘴脣與舌頭開始腫脹;雙親帶他四處奔走求醫,醫師也無法確定
病因,求治過程艱辛卻不見成效,諾文狄的家境也無法承擔他治療與追蹤
的費用。
這兩年來,諾文狄的病況愈加嚴重,巨大腫瘤幾乎覆蓋整個臉孔,看不見
眼睛、鼻子,而且牙齦坦露,還不時流出血水。
東南亞慈濟志工長期赴巴淡島義診,發現了諾文狄亟需醫療援助;先安排
他在島上醫院接受基本檢驗,將結果傳送至台灣花蓮慈濟醫院評估。不到
一個月,諾文狄與家人就在新加坡慈濟志工安排下抵達慈院。經醫療團隊
初步診斷為「巨大型齒堊質瘤」,手術困難度頗高。
「人生苦難多!生在娑婆世界必須『堪忍』,否則,如何面對這樣的病痛
?」上人在疼惜諾文狄之餘,也欣慰於慈濟志工將愛的力量伸援到偏遠地
區,更感謝醫療團隊用心為貧而無力者拔除病苦。
「娑婆世間是『五趣雜居地』──五趣即為天、人、地獄、餓鬼、畜牲;
眾生隨業輪迴於五趣之中。」
上人表示,有人生來就有福有幸,宛如身處天堂;有人在善惡之間擺盪,
是薄地凡夫;有人既貧又病卻無力就醫,備受苦痛折磨如身陷地獄;而全
球有數億人生活在飢餓中,骨瘦如柴似餓鬼,苦不堪言;有人恣意殺害生
靈,泯滅人性何異於畜生……
「凡此種種,都是苦難眾生啊!要超越五趣輪迴,就要學佛、學作菩薩。
」上人詮釋「菩薩」,即是介於五趣中的凡夫界與佛的境界之間,因此菩
薩道亦稱「中道」,「希望大家行於『中道』,上求佛道的同時,也下化
眾生──付出大愛解除眾生苦難。」
為治療諾文狄,花蓮慈院組成專門醫療團隊,包括志工在內,盡力來疼惜
他、幫助他。上人寄予期望:「感恩這群人間菩薩的付出,大家唯一所求
,就是讓小男孩能重新擁有健康!」
加速「人間菩薩招生」
稍晚,上人聽取海外慈濟人報告會務,叮嚀加速「人間菩薩招生」的腳步
。
上人感嘆,最近曾在一天內聽到多達八個國家傳出災難,包括南韓暴風雪
、北韓饑荒、澳洲水災等。天災人禍不斷發生令人憂慮。「救世要先救心
,雖然有來不及之感,但還是要加速『人間菩薩招生』。唯有善業聚集,
才能讓虛空之間彌漫祥福之氣。」
上人就佛陀初轉法輪所闡釋的「四聖諦」──苦、集、滅、道,進一步說
明。
「形形色色的人生,長年累集種種的苦,要如何『滅』呢?就是要修行佛
『道』。」上人指出,下定決心濟世利人,不能因世間災難多,遂心生消
極;慈濟的八大腳印,步步皆是積極為之、無有歇止,才能累積今日成果
。
座中一位志工請示:「慈濟人行菩薩道,此『道』是否即是滅苦的方法?
」上人肯定表示,慈濟人「內修菩薩心,外行菩薩道」,用心救拔世間苦
難的同時,也提升自我智慧、滅除煩惱痛苦。
「慈濟人有志一同,在街弄巷道引導眾生步上這條助人之『道』;彼此之
間更要將心合起來、將力量加起來,才能成就清淨無染、無煩惱的妙法。
」上人詮釋「協」即為三分力量合起來,慈濟人用心扎根志業,要建立「
整體的慈濟」共識,確實做到彼此之間的「和」,才能真正累積慧命資糧
。
如何促進團體間的和樂與團結?「事情對錯可說,但是非莫傳。傳話者有
時因為沒聽清楚、或沒想清楚,所以轉述時有誤差;或是好心想來勸導,
但解說偏差,反令聞者心念起伏不定,適得其反。」
因此,上人慈示大家莫聽是非、莫傳是非。「若只是『聽說』,心中就忿
懣不平,此即昧於理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