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愛得幸福 | 
                   
                  
                     | 
                   
                  
                    ◎釋德  | 
                   
                  
                     | 
                   
                  
                    ◆五月十四日《農三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 
                       
                      頃刻間的覺悟,稍縱即逝; 
                      當發心立願,恆持於生生世世。 
                       
                       
                       
                      覺悟,稍縱即逝 
                       
                      貧病的氣味,飄浮在心靈深處,揮之不去,卻又懷著一線希望。十四歲少 
                      年蘇霏安,出身於印尼西爪哇窮鄉僻壤清寒之家,日子原本過得平靜,後 
                      因罹患莫名重症,遂令心情悒鬱悲傷;憂思難安的氛圍如團團烏雲,籠罩 
                      著每一天…… 
                       
                      從家鄉輾轉來到台灣花蓮慈院就醫,蘇霏安的病情,經檢驗已確認為「纖 
                      維性再生不良」,腫瘤從右前臉深入至左後顱底,嚴重壓迫腦部,並破壞 
                      嗅覺、壓迫左右眼,若無治療,一年內恐有雙眼失明的危險。慈院醫療團 
                      隊昨日上午為其手術,透過「視神經腔減壓」與「塑形」,來搶救他的左 
                      右眼。 
                       
                      歷經二十一小時手術,今晨,蘇霏安已移至加護病房觀察。蘇霏安的父親 
                      沙努西上午前往探視,看見兒子的面容經醫療團隊妙手修補,重塑出一張 
                      全新的臉龐,直說:「沒想到竟能見到這麼美的臉!」 
                       
                      早會時,上人說起昨日透過視訊連線即時觀看手術情形,見人體之筋、骨 
                      、血、肉與腫瘤構造,皆顯現於前,實可謂驚心動魄!令人深刻體會「四 
                      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上人強調應時時 
                      刻刻以此反觀自照,調適心態。 
                       
                      上人說,人之生理有生老病死,身體一旦患病,肉體、血液、呼吸及體溫 
                      其一不調,將致百病叢生,故須「觀身不淨」──覺察此身之不淨本質, 
                      毋須執著於表相之美醜,而昨日沙努西於手術室外煎熬度過一整天,內心 
                      的憂急彷如熱鍋上的螞蟻。上人表示,傷在兒身,痛在親心,這般度日如 
                      年的感受苦不堪言,實乃「觀受是苦」。 
                       
                      上人又言,人間多苦難,心態也有生住異滅,然而,若不能內觀身體之不 
                      淨,反而放任心念瞬息萬變、無法安住,將屢造苦因。因此,「期待人人 
                      以『觀心無常』自我惕厲,發心立願、恆持於生生世世;切莫只是覺悟在 
                      頃刻,稍縱即逝。」 
                       
                      「人生最尊貴的是生命,最苦的則是身體的病痛。」對於慈院醫護團隊不 
                      捨晝夜,期使深受病苦折騰的蘇霏安早日離病脫苦;上人盛讚,醫護團隊 
                      如同生命工程師,巧手妙法細心處理蘇霏安的腫瘤,全心投入而渾然忘我 
                      ,這般大愛無我的付出,就是「觀法無我」的展現。 
                       
                       
                       
                      以病為師,恭敬面對 
                       
                      溫馨感恩的五月,慈濟技術學院為五專部護理科二年級同學舉辦加冠典禮 
                      。一百五十四位同學身著白色護理實習服,手捧護士帽逐一上台,低首讓 
                      老師為自己戴上護士帽,象徵護理精神心心相傳。 
                       
                      外界對慈濟畢業生的讚賞,亦是對慈濟教育志業的肯定,上人叮嚀學子們 
                      要感恩師長們用愛培育,以及懿德媽媽、慈誠爸爸視若己出,無所求地付 
                      出疼惜與關懷。 
                       
                      「人人都希望被愛,然而,若不去愛人,如何能得人愛呢?人生最有價值 
                      的就是愛,擴大愛去付出,就會擁有更多愛的回饋。故在實習階段,也要 
                      將在校所感受到的愛,推及所服務的病人,發揮最美的愛心,這樣的人生 
                      才是幸福!」 
                       
                      望著同學們稚氣未脫的純真臉龐,將由課堂踏入臨床實習,上人勉勵大家 
                      ,在慈濟人文培育下,更要具備真善美的內在涵養;恆以純真之心、積極 
                      的善行,去照顧每一位病患,在人生道上用心付出。 
                       
                      「病人來自社會各階層,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因此得見人生百態展現於前 
                      。與病人接觸,是學習人生最好的學習課程,故應用恭敬之心『以病為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