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真的「了解」嗎?
◎釋德
◆七月二十四日《農六月•初八》


靜思小語

學術上的鑽研,只是「名詞上的了解」;
親身實作,才能有「投入後的了解」。



敬天如父,視地如母

入夏以來,全球各地氣候異常現象頻傳,上人於早會時間語氣沉重地呼籲
眾人,應用心省思、探究氣候反常之因。

「暴風雪、森林大火、土石流、洪澇……讓許多人無家可歸、家破人亡,
那痛苦的掙扎與哭泣之聲,令人心痛。」

上人感慨表示,「世界大同」是人類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世間
天災人禍始終不斷,實與人類違反和破壞自然法則,有著莫大關連。

「敬天畏地乃古人遵循之道,敬天如父、視大地如母。現代人卻不然,欲
望不斷擴張,對自然環境過度開發,以致破壞了大地生態平衡。由此看來
,天災實出於人禍。」

上人叮嚀大眾,面對大自然要心存謙卑,切莫肆無忌憚地恣意破壞。「人
在宇宙中渺小如微塵,不要有『人定勝天』的自大心態,要順天然、護大
地。」

「生存於天地間,除了要感念父母恩、眾生恩,也要感恩且珍惜大自然。
『走路要輕,怕地會痛』──若人人能以這分愛心來呵護自然,人類才能
在宇宙中永續生存。而唯有人類不再破壞地球,疼惜天地、疼惜人,世界
大同才有可能實現。」



真理就是康莊大道

近午時分,一位就讀大學宗教研究所的慈青前來,向上人報告其碩士論文
題目,擬以慈濟印尼分會為研究對象,探討慈濟精神內涵。

聆聽慈青學子述說論文綱要及實地採訪計畫,上人敦勉,在文字史料上鑽
研,只能對慈濟有「名詞上的了解」,唯有親身實作,才能有「投入後的
了解」,真正體會慈濟文化內涵。

「慈濟四大志業只有一個目標──淨化人心、直究真理。」上人指出,真
理其實很單純,「理」就是「路」,且是一條康莊廣闊之大道,只因人心
複雜徒增眾多叉路,令人團團轉。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回歸至最初,世間本是單純而美好的境
界,卻被人類無明心念與作為所污染。慈濟人就是要以此本然的單純、自
然的清流,去推動淨化人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