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來不及,但求盡心 | 
                   
                  
                     | 
                   
                  
                    ◎釋德  | 
                   
                  
                     | 
                   
                  
                    ◆七月五日《農五月•十八》 
                       
                       
                      【靜思小語】 
                       
                      天災地變的威力如何能擋? 
                      唯有人人謙卑、善待大自然,才能避免災害發生。 
                       
                       
                       
                      山有生機,人才能安居 
                       
                      八年前,賀伯颱風重創台灣,當時上人將內心醞釀已久的「社區志工」計 
                      畫付諸實行──慈濟委員和慈誠隊員依區域重新編組,落實社區,帶動人 
                      人是志工。去年七月,推動「四合一」新架構,依合心、和氣、互愛、協 
                      力隊組作細部整編,以加強小組密切聯繫與隊組合心共事的特色。 
                       
                      新架構實行約一年之際,台灣遇敏督利颱風侵襲,中南部發生嚴重水患。 
                      今日北區多位合心隊組成員至中區分享救災經驗,上人對眾開示無常之理 
                      ,以及如何因應新架構編制快速動員救災之方針。 
                       
                      「所謂『山林』,無林不成山,山有生機,人才能安居,所以要復原山之 
                      自然生態,人才能平安、健康地生活。」早在賀伯風災時,上人即開示「 
                      先人禍、後天災」之理,今再就「因緣果報」之理詳加分析。 
                       
                      「天災地變之威力非人所能抵擋,但追究災變原因,卻源於人心──人們 
                      恣意妄為,對大自然予取予求,惡『因』加上惡的助『緣』,必然結出惡 
                      『果』,眾生就得承受業『報』。」上人表示,欲防範災難,當心存謙卑 
                      、縮小自己,尊重大自然。 
                       
                      「人類的貪欲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使得天災一次比一次讓人驚心動魄! 
                      所以我常說:『來不及!』但我們不能就此放手不管,天地還有復甦之時 
                      、人心尚有淨化的可能,只要大眾提高警覺,心存『敬天畏地』、『居安 
                      思危』、『戒慎恐懼』,就能轉禍為安。」 
                       
                       
                       
                      非常時刻,「全面」活動 
                       
                      「娑婆世界本就是堪忍世界,天下災難不能免,故要自我訓練能堪得忍耐 
                      ,還要有擔當的毅力!」上人認為,災難發生,災區即道場,是「真精進 
                      」的機會,故要勇於承擔這項修行的考驗;慈濟人在社會上扮演重要的良 
                      能角色,彼此之間更當密集聯絡,唯有這分情誼與默契能密切聯結,才能 
                      充分發揮救人的良能。 
                       
                      針對救災措施,上人提出大原則──平時要「小組關懷」,有較大的活動 
                      則「多組活動」;非常時刻,就得「全面活動」,人人都要投入去做。「 
                      人力調度很重要,必須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若工作集中在 
                      少數人身上,多數人的力量沒有發揮,如此就沒有充分運用人力資源。」 
                       
                      除白天巡視東勢災區,上人幾乎參與每場救災會議並指示種種。時間分秒 
                      流逝而夜更深沉,不知連天豪雨,何時遠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