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眼盲苦,心盲更苦 | 
                   
                  
                     | 
                   
                  
                    ◎釋德  | 
                   
                  
                     | 
                   
                  
                    ◆十月十五日《農九月•初二》 
                       
                       
                      【靜思小語】 
                       
                      利與權,使人心盲。 
                      心盲比眼盲更苦,無明籠罩心靈, 
                      生命之路將陷入黑暗長夜。 
                       
                       
                       
                      「無明」關閉了「心眼」 
                       
                      「幸福美滿,是大部分女性對人生的理想與盼望;無奈情愛是摸不著、看 
                      不見的。」上人在早會時間,說起馬來西亞婦人阿茲莎的故事。 
                       
                      阿茲莎的先生五年前外遇離家,她傷心欲絕,心靈陷入苦境;後來視力出 
                      現問題,視神經受損終至失明。為此,她一度想不開,但是為母則強,孩 
                      子讓她勇敢地活下去。她學會用電腦,也開了一間小店,咬緊牙根過日子 
                      。她告訴孩子:「不要哭窮、不要訴苦,我們總是要活下去。」 
                       
                      「愛的力量真大!外表看來,她的確很堅強,打電腦、煮飯、整理環境, 
                      都自我訓練得非常俐落。但是她的心靈仍有埋怨、不甘,苦不堪言。」上 
                      人感嘆,阿茲莎是為人母中的強者,孩子像一條生命之繩將她牽住,所以 
                      她拉著這條生命之線,告訴自己要勇敢活下去,負起為人母的責任。 
                       
                      熟識阿茲莎的親友,知道她雖堅強自持,但現實生活仍有困難,內心苦痛 
                      亦需紓解,於是將她提報給慈濟。 
                       
                      慈濟志工親往關懷,見到眼盲的阿茲莎獨力撫養三個孩子實不容易,便將 
                      之納入長期關懷對象;也鼓勵孩子們向上,莫辜負母親的期望。 
                       
                      上人以阿茲莎的人生故事,和日前發生孫子為家產欲謀害祖母的社會新聞 
                      對照,敦示大眾:「眼盲之人若心地明亮,亦能行走於光明的人生路;明 
                      眼之人若心靈黑暗,常在無明之中,其人生也將陷入黑暗,前途茫茫,就 
                      是真正的苦難人生。所以,心盲比眼盲更苦!」 
                       
                      「那位年輕人的眼睛是明亮的,但心眼盲了,心靈黑暗所以走投無路,才 
                      會脅迫自小疼愛他的祖母把財產給他;這樣的人生,前途一片黑暗。」 
                       
                      上人期許大家打開明亮的心眼,引領心盲者走上正確的道路。 
                       
                       
                       
                      巨木成林,始於毫芒 
                       
                      午後,上人在靜思堂為中區培訓委員慈誠開示;見藍色隊伍迤邐,欣言人 
                      間菩薩又成長了一大群。 
                       
                      「巨木成林,皆始於毫芒。只要因緣聚合,種子就能萌發出芽,長成一棵 
                      樹;小樹長大開花結果,纍纍果實中的無數種子落地,長成棵棵大樹,終 
                      能匯聚成林。所以要成就菩提林,就要啟發人人的毫芒愛心。」 
                       
                      上人言,委員慈誠組織架構就如樹木,根、枝幹、葉各司其職,養分相互 
                      支援,一棵樹健全生長,就能綿延成一片菩提林。所以上人期勉大眾,要 
                      像農夫耕田一樣,用心保護土壤、灌溉愛的種子,再加上陽光、空氣、水 
                      的助緣,這畝田就能照顧得很好。 
                       
                      「要讓根再深入,將種苗照顧得更強壯,使樹椏再伸遠一點,葉子更茂盛 
                      。能如此,大地就有清新的空氣。」 
                       
                      上人為眾皈依後致勉,要尊重人我的自性三寶;且要合心、和氣、互愛、 
                      協力。如此方能真正同心、同道、同志願,拯救天下苦難的眾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