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菩薩因何而病? | 
                   
                  
                     | 
                   
                  
                    ◎釋德  | 
                   
                  
                     | 
                   
                  
                    ◆三月一日《農正月•二十一》 
                       
                       
                      【靜思小語】 
                       
                      菩薩的病,來自於「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大悲心; 
                      眾生苦難消滅、身心安住,菩薩方能安心。 
                       
                       
                       
                      維摩詰居士示疾寓言 
                       
                      佛陀率眾遊化至毘耶離城時,得知城中長者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便請文殊 
                      菩薩前去問候。 
                       
                      菩薩關切維摩詰居士怎麼生病了? 
                       
                      維摩詰居士回答,身罹此病由來以久:「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 
                      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菩薩入生死為之病,使 
                      一切人皆得離病,則菩薩無復病。」 
                       
                      上人在早會時以佛經故事「維摩詰居士示疾」教示大眾:菩薩具大悲心, 
                      愛所有眾生如己子,因不忍眾生受貪瞋癡等煩惱纏擾而生病;只要所有眾 
                      生受度解脫,身病、心病皆除,菩薩的病自然就痊癒了。 
                       
                      「菩薩的病,來自於『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大悲心,疼惜眾生就如同 
                      自己的孩子,不忍孩子受傷、受難、受病所苦;眾生的苦痛,就是菩薩的 
                      苦痛。慈濟人也是如此,聽聞印度洋海嘯造成大災難,即使距離台灣遙遠 
                      、救災不易,仍不忍災民悽苦而前去救援,這就是菩薩心!」 
                       
                      上人感恩道,慈濟大醫王自告奮勇,組團前往海嘯後破碎的土地上義診、 
                      訪貧,「不只是去治療貧苦殘病者身體的傷、幫助他們的生活,同時也擁 
                      抱、膚慰他們的心靈。」 
                       
                      災後兩個多月了,慈濟志工仍守護在斯里蘭卡受災民眾的身邊。 
                       
                      一位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女孩,在慈濟醫護志工協助下,正在可倫坡的大 
                      醫院接受手術;而慈濟人也積極培訓在地志工,就地、就近照顧鄉親,為 
                      貧窮的人家帶來希望。 
                       
                      「這群在地志工從徬徨無依的災民,蛻變成樂於付出的助人者,其過程是 
                      篇篇動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們將扛起訪視、發放、膚慰重責,將慈 
                      濟大愛的棒子接力下去。如此才是徹底的慈善救助;而眾生苦難消滅、生 
                      活安定了,菩薩就安心了!」 
                       
                       
                       
                      打造人文社會 
                       
                      大愛傳承,重在精神理念的落實。為期五天四夜的新店慈院同仁人文營今 
                      日圓緣,上人勉勵眾人深入了解慈濟精神,展現真善美的醫療人文。 
                       
                      「慈濟四大志業的推動一路艱辛,回想起來,很多事情都是自不量力—— 
                      只是很單純地抱持『做就對了』的心念,一路勇往直前。」上人細說慈濟 
                      骨髓幹細胞中心建立的因緣時強調:「慈濟並非有錢,而是有心。」 
                       
                      因一念悲心,不忍血液疾病患者在生死邊緣徘徊,上人首開風氣之先,呼 
                      籲捐髓救人理念;那時遭受許多人「善意的勸阻」,認為資料庫耗資龐大 
                      ,民間慈善團體無法承擔。 
                       
                      然而,即使慈濟會眾並不了解骨髓捐贈、移植手術等醫療專業,卻都說: 
                      「師父不會為了救一個人而去傷害另一個人的生命,所以,師父如果說可 
                      以捐,我們就捐!」 
                       
                      這幾句話給上人很大的信心,於是,一九九三年十月慈濟成立骨髓捐贈資 
                      料中心,首場捐髓驗血活動,即有八百多人響應。 
                       
                      「十二年來,志願捐贈者已突破二十七萬人,成為世界最大的華人骨髓資 
                      料庫;從台灣送出去的骨髓,遍達二十多個國家,已經促成八百多位病患 
                      完成移植,讓生命再現生機,也挽救了許許多多瀕臨破碎的家庭。」 
                       
                      「環保」也是慈濟志業重要的一環。上了年紀的環保志工,用粗糙的雙手 
                      撫慰地球、做資源回收,最令上人感恩、疼惜。「他們謹守倫理,一生勞 
                      動,在承擔家庭經濟的同時,也為社會付出。那辛勞一生、粗糙的雙手, 
                      是最美的手!」 
                       
                      上人說,環保志工奉獻甚大,彎身撿回一張廢紙、一個空盒,不僅保護地 
                      球,還走入社區,以身教落實環保教育,甚至以回收所得金額贊助大愛電 
                      視台。 
                       
                      「有很多人本來以為人生過不下去了,但從大愛台看到別人如何從困厄中 
                      堅強奮鬥,喚醒了自我迷茫的心靈,因此而得救。」上人讚歎環保志工發 
                      揮社會教育功能,導正人們心靈病態。 
                       
                      緣於早會時有同仁分享,看到慈濟教育志業培養出身心靈健全的孩子,感 
                      到未來的社會很有希望。 
                       
                      上人言,雖說社會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但只從學校教育欲 
                      導正社會風氣,緩不濟急;開辦社會推廣教育課程囿於空間有限,無法普 
                      遍各角落。「所以我希望慈濟人能走入社區,於鄰里間灑愛。」 
                       
                      上人表示,慈濟人以真誠之心帶領鄉親,讓人與人之間彼此感動、相互感 
                      恩而投入社區志工,是推展社會教育的「速成法」。「能夠帶動社區人人 
                      是志工,社會就有希望了!」 
                       
                      末了,上人期許同仁們以真誠之心相互感染、彼此感恩,有志一同打造真 
                      善美的人文社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