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磨出柔軟心 | 
                   
                  
                     | 
                   
                  
                    ◎釋德  | 
                   
                  
                     | 
                   
                  
                    ◆四月十二∼十四日《農三月•初四至初六》 
                       
                       
                      【靜思小語】 
                       
                      未經人事磨鍊,磨不出柔軟心。 
                       
                       
                       
                      柔軟如麻糬 
                       
                      無常世事令人傷情,若能以樂觀的心面對,人生將有更深刻的意義。 
                       
                      在花蓮慈院復健室,一位老人家吃力地將積木拿起,然後一一安放在鐵架 
                      上。見上人來,遂言:「這動作看來簡單,做起來可難啊!這手廢了,沒 
                      用了!」 
                       
                      上人傾身端詳以示鼓勵:「要有信心啊!」老者聞言,綻放開朗的笑容說 
                      :「有!絕對有信心!」 
                       
                      行至加護病房,上人給予患者鼓勵和祝福,亦安慰一位就醫的志工:「身 
                      體會感到『痛』,比『不會痛』好;有痛感,表示還有機會治療。所以要 
                      痛快——能痛得快樂,病才會快快過去。」 
                       
                      另一位住院的志工,因為記掛著工作及人事,顯得十分憂慮。上人開導: 
                      「調養身體的同時,心也要調好;要放寬心,不要胡思亂想。」 
                       
                      上人並以「麻糬」作喻,表示麻糬是米經過無數次捶搗,才能軟軟QQ、 
                      那麼好吃。「同樣的,人若未經人事磨鍊,就鍊不出柔軟心。沒有柔軟心 
                      ,一味地以強勢姿態待人,很難帶動人心。」 
                       
                       
                       
                      戒慎「虔誠」 
                       
                      志工呂慈悅及呂梅英入精舍,敬呈由王端正副總執行長作詞、李子恆老師 
                      譜曲的《佛門大孝地藏經》手語音樂劇「因緣果報」等片段。在座者專注 
                      聆賞,感受音樂藝術呈現的方便說法。 
                       
                      「詞曲皆耐人尋味,有『精髓』之感!」上人歎道。 
                       
                      慈悅表示,李老師曾思考是否要用駭人的樂音,表現地獄的可怕情狀和輪 
                      迴之苦;但想及上人開示慈濟世界是真善美的世界,故採用溫和的手法表 
                      現警世的意義。 
                       
                      上人肯定表示,地獄景象誠然恐怖,但慈濟的音樂語彙,應讓人心有所安 
                      頓,這就是「無畏施」。 
                       
                      「要『戒慎虔誠』,而非『戒慎恐懼』。慈濟是要安人心,警惕人人舉手 
                      投足要戒慎,但無須讓人恐懼不安。」 
                       
                      志工提問:「當年上人籌建花蓮慈院時,為何向大眾宣講《地藏經》?」 
                       
                      上人答,地藏菩薩發大願力,救拔深陷地獄的眾生;建院時期一無所有, 
                      故藉此自許及勉眾「有願就有力」。 
                       
                      而慈院果真就在眾人願力匯聚下,矗立於時人稱為「後山」的花蓮;而今 
                      已成為醫學中心,繼續發揮救人良能…… 
                       
                       
                       
                      溫柔的後盾 
                       
                      「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而出現變異。所以,安定 
                      社會要先從淨化人心做起!」 
                       
                      慈警會志工翁千惠、陳勗修等人,十三日陪同警政署督察林進元入精舍拜 
                      會上人。上人慨嘆當今世風日下,倫理道德淪落,身處此大環境,人心易 
                      迷失方向。 
                       
                      「社會彌漫污染的空氣,需要清流來淨化;但若清流不加強,正向的力量 
                      太薄弱,亦無濟於事。如今社會善惡拔河中,每個人都應該站在自己的崗 
                      位上,多做好事。」 
                       
                      上人也對警務人員致予期許:「警員職責在於維護社會治安,若社會治安 
                      欠佳,全民生活就沒有保障;故警員的角色非常重要。欲使警員確實做好 
                      人民保母的工作,就須提高他們的士氣;欲提高其士氣,就得多予以關心 
                      、膚慰,多宣揚他們盡忠職守的善行義舉。」 
                       
                      上人叮嚀慈警會志工,應視警員們如自己的長輩、手足、子女般地疼惜, 
                      作為他們溫柔的後盾;也要把大愛帶入警局,從警局開始,帶動出整個社 
                      區愛的氣氛。 
                       
                       
                       
                      層層負責,層層尊重 
                       
                      「新店慈院的景觀與建築之『美』,來自於『善』,『善』則來自於『真 
                      』。硬體的每一把沙、每一塊磚,都是愛的付出……」十四日,上人在第 
                      七次新店醫院籌備會議上,感恩全球會眾捐款建院的善心,以及北區慈濟 
                      人如同鳥兒築巢般,一枝草、一粒土,慢慢構築起這個溫馨之家。 
                       
                      新店慈院雖然位於北部都會區,仍屬大台北地區醫療資源較缺乏的區塊, 
                      上人期勉大家未來用回饋、感恩、尊重與愛的心情,來服務病患;同仁彼 
                      此之間,也要感恩、尊重。 
                       
                      「在慈濟,沒有上、下之分,但要有層層負責、層層尊重的人文。身為主 
                      管,莫總覺得『事情怎麼沒有讓我知道?』而心生不滿;反而應該親身參 
                      與、支援大家做事。」 
                       
                      有人認為自己很關心部屬,只是態度、語氣不佳。上人認為這也是不對的 
                      ,「既然有志一同投身志業大家庭,對同仁要以尊重、呵護,代替責備。 
                      」 
                       
                      「縮小自己,才能擴大空間。希望人人能善解、包容並且知足、感恩;彼 
                      此間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如此才能真正守護生命、守護愛。」 
                       
                      上人期待人人發揮奈米良能,帶動醫療人文,讓感恩、尊重與愛的美善循 
                      環,在醫病之間運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