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安止的力量 |  
                   
                  
                     | 
                   
                  
                     | 
                   
                  
                     | 
                   
                  
                    人間佛教的思想泰斗印順導師於本月四日安詳圓寂,慈濟人在「南無本師 
                      釋迦牟尼佛」佛號聲中,禮讚恭送這位象徵慈濟精神源頭的慈藹長者。百 
                      歲哲人已矣!令人有無限的追思與不捨,然而,於修行於教化,其留給了 
                      人間無量的智慧遺產。 
                       
                      導師生性淡泊,在大時代的顛沛流離中,專注於佛法的研究與講授,著書 
                      立說多達七百萬字。雖體弱而志堅,一心闡發何以「諸佛皆出人間」的道 
                      理。 
                       
                      導師講經傳法,近半世紀來已引領眾多人和佛教團體投入利他的菩薩行, 
                      在台灣蔚然成風。證嚴上人於四十二年前,在導師創立的慧日講堂結下師 
                      徒緣,上人從此服膺導師的叮囑「為佛教,為眾生」。簡單的六個字,成 
                      為慈濟濟世志業深入人群,多方開展的精神動力。 
                       
                      這樣的一位佛教精神領袖,卻以「平淡平凡」來形容自己的一生。他曾以 
                      「如白雲消失在遙遠的虛空」,或「水面的一片落葉向前流去」來回憶過 
                      往,既表現雲淡風輕的生命態度,也有委身於累生累世因緣的謙懷。 
                       
                      即使導師晚年進出醫院多次,為疾病纏身而仍泰然自在。他交代身後事一 
                      切從簡,他說還要再回到人間,流露出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深心願 
                      力。 
                       
                      從思想到實踐,導師和上人因緣甚深,導師對慈濟志業的精神和行動支持 
                      ,乃至於晚年多次駐錫在靜思精舍,使慈濟人有幸親炙其溫煦德風,曲折 
                      蜿蜒的人間菩薩道行來更生信心,這是何等的福報因緣! 
                       
                      導師的形象已幻化,我們回報其畢生對人間佛教思想園地的耕耘奉獻,只 
                      有繼續薰習實踐其法音教誨。導師強調佛法的本義是「脫落鬼神、神(天 
                      )化」,落實於「此時、此地、此人」,看各人的角色能力,隨分隨力地 
                      利益他人,以悲心修菩薩行。 
                       
                      導師說,依人身學菩薩行需循序漸進,起正知見,薄煩惱障,久積福德, 
                      而非一般人那樣的急於了生死。 
                       
                      導師意指在娑婆世界,而非在西方的極樂世界,才有得做拔苦度生之事, 
                      且能不斷地進修,淨化身心,終至圓滿成佛。 
                       
                      斯人法語,在動盪不安的時代,益發成為空谷足音,使我們得以循聲,得 
                      到安止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