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愛照亮未來 | 
                   
                  
                     | 
                   
                  
                    ◎釋德  | 
                   
                  
                     | 
                   
                  
                    ◆五月十六∼十七日《農四月•初九至初十》 
                       
                       
                      【靜思小語】 
                       
                      貧富差距大,是社會動亂禍源; 
                      富者傳愛,窮者振作,亮麗人生現前。 
                       
                       
                       
                      泰北的希望 
                       
                      十一年前,慈濟人在泰北的崇山峻嶺間開展扶困計畫,為難胞興建屋舍、 
                      改善農業技術、安養老兵之後,迄於今日,清邁慈濟學校日前開學,教育 
                      的希望工程開展。早會前,觀音殿上播放開學典禮影片。 
                       
                      畫面中,孩子們以中、英、泰語輪流上台表演,天真可愛。當五十九位學 
                      生從老師手中接下課本,轉身向父母道感恩時,觀禮的家長們感動落淚。 
                       
                      開學典禮前,校方安排了兩天的新生訓練。有家長表示,孩子回去後有了 
                      顯著改變,會主動幫忙做家事;也有家長說,孩子本來個性害羞,不敢上 
                      台,但在老師鼓勵下,變得比較勇敢了。學生們表現出「生活的教育、人 
                      文的涵養、做人的規矩」,令家長耳目一新。 
                       
                      「慈濟在扶困之後建校,是不讓時代的悲劇向下延伸;期待這些孩子未來 
                      都是社會的希望、國家的棟梁。」上人欣言,回想慈濟學校的籌辦、建設 
                      、招募師資及來台培訓種種周折,而今終於開學授業,下一代充滿希望的 
                      人生道路,就在眼前! 
                       
                       
                       
                      印尼的和風 
                       
                      有感於現今許多國家政經動盪,社會貧富差距大,為政者爭權奪利,民心 
                      不安,如此惡性循環,埋下動亂的禍源。上人在十七日早會時開示:「無 
                      論慈濟人身在何處,都要『取之當地、用在當地』,回饋付出,濟弱扶傾 
                      、撫貧慰病,減緩貧富差距的衝突,使社會趨於祥和。」 
                       
                      上人以曾發生排華暴動的印尼為例,二○○二年年初雅加達水患,印尼慈 
                      濟人堅定行善的步伐,整治紅溪河、建設大愛村,改變了受災貧民的命運 
                      ,也得到政府的尊重,大愛種子於動亂的土地上發芽茁壯,蔚然成林。 
                       
                      「這幾年來,印尼慈濟人如農夫,不斷地開闢福田,認真耕耘,帶動了許 
                      許多多的愛心人,以雅加達為圓心向外推動,實有成就。又如蘇霏安等跨 
                      海醫療個案,志工菩薩用愛陪伴、膚慰,幫助他們脫離貧病的磨難。」 
                       
                      上人敘述罹患巨結腸症的十四歲少年阿斯,幾度住院、手術,龐大的醫療 
                      費用拖垮了全家,阿斯在最無助時,曾對父母哭說:「把我拋棄在山谷中 
                      吧,我不想再為難大家了……」去年九月,慈濟志工獲報至阿斯家中關懷 
                      ,便積極為他安排就醫,今年四月手術順利、歡喜出院! 
                       
                      「慈濟人陪伴阿斯返鄉時,親友們看到以為將不久人世的孩子竟健康回家 
                      ,喜極而泣。阿斯的父母更深刻體會到,人一輩子的福氣有限,應該回饋 
                      社會多造福。」 
                       
                      「『富者富上天,窮者窮寸鐵』的貧富差距難以轉變,許多窮人只好無奈 
                      地認命,覺得自己出生在垃圾堆中、住在臭水溝邊,家庭窮困破爛,一生 
                      便是如此了。」上人不捨地說:「窮困者雖有認命的心態,但也應盡力開 
                      發自己的良能,力圖振作。」 
                       
                      「印尼慈濟人在當地推動慈善,建設大愛村、學校,提供就業輔導,即是 
                      鼓勵、振奮居民們向上、向善之心。」又,去年底海嘯造成南亞地區受災 
                      慘重,印尼慈濟人及時義診、發放,且在班達亞齊、美拉坡重災區籌建大 
                      愛屋,期讓苦難人得以安身、安心、安生。 
                       
                      「慈濟人把看不到、摸不著的愛,真正地傳出去了;受助者心存感恩,就 
                      會尊重華人並進而齊力發揮愛心。」上人感恩道,將一顆愛的種子植入心 
                      中,由一而衍生至無量,就能有大力量;幫助窮困人改變人生,進而有了 
                      亮麗的未來,都是愛的力量使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