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愛的能量交流 | 
                   
                  
                     | 
                   
                  
                    ◎釋德  | 
                   
                  
                     | 
                   
                  
                    ◆六月一日《農四月•二十五》 
                       
                       
                      【靜思小語】 
                       
                      人人都需要愛的能量—— 
                      莫只在乎自己獲得多少,要把愛傳出去; 
                      如此愛的互動才能強而有力。 
                       
                       
                       
                      「辛苦」還是「幸福」? 
                       
                      新店慈院自五月一日啟動感恩回饋門診、五月八日啟業後,門診與急診病 
                      患平均每日達一千五百餘人;醫護同仁深怕病患等候太久而不忍歇息。早 
                      會時間,上人對此表達感恩並叮囑:照顧病患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 
                       
                      「人人都需要愛的能量。不只看到他人對我們的愛有多少,自己也要把愛 
                      傳送出去;如此愛的互動才會強而有力。」上人表示,醫護人員面對新環 
                      境、新空間、人與人之間,從陌生到適應,以愛培養工作默契,可以想見 
                      大家十分辛苦。 
                       
                      然而,慈濟人轉變心念,不說「苦」而說「福」。「人生至苦莫如病痛; 
                      志工伸手撫慰、溫言陪伴,令前來就醫的病患安心,致身心舒緩,這就是 
                      福。為人多付出一分,就多結下一分好緣。」 
                       
                      上人指出:「愛是永不乾涸的能量——放諸天下而不絕,收入針孔而不大 
                      。也就是愛的力量用來服務人群,可以普及天下,譬如汲取湧泉水,取而 
                      不見減少。但這力量也可以小到收入針孔之中,一如將愛收藏在自我心底 
                      ,既微弱也起不了作用。」 
                       
                      上人言,能造福人群,就是有福;辛苦難免,但若能將辛酸苦辣的「辛」 
                      轉成「幸」,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甘願」才能「歡喜」 
                       
                      現代社會常聽見「過勞死」一詞,上人表示,其實勞碌無害,是「心勞」 
                      損人命。如大愛台「草根菩提」節目曾經採訪一位八十高齡的環保志工, 
                      問她做得累不累?阿嬤說:「當然會累!但這是有益於地球的事,就要勇 
                      敢不放棄,持續做下去!」 
                       
                      上人舉此為例說明:「付出的時候,若是心有不甘,不只身體勞苦,心也 
                      會被折磨的很苦、甚至產生憂鬱;心若能快樂,活水能量將不斷湧現。」 
                       
                      「凡事只要甘願做,則心生歡喜,就無過勞之虞。」上人勉眾「安心睡、 
                      快樂吃、歡喜笑、健康做」;也欣慰於醫療志業體展現和氣、互愛的溫馨 
                      氛圍。 
                       
                      「真誠付出、真愛膚慰最美!溫情的擁抱能讓彼此感受幸福,則再多的苦 
                      都將拋到雲霄外,這就是可愛人生!」 
                       
                       
                       
                      不競爭,要提升 
                       
                      一位資深醫界人士來訪,談及當今醫療科技與專業技術進展快速……上人 
                      言,尖端儀器發展與日俱進,慈濟醫療志業更要不斷自我提升——提升愛 
                      的人文。 
                       
                      上人表示,人生至苦莫過於病,現代科技及醫療水準,有助於及早發現病 
                      灶、及早治療;若醫療工作者能進一步視病如親、用心對待病患,才能真 
                      正解除其身心之苦。 
                       
                      「良醫是患者眼中的活佛,在我內心亦然。我沒有技術、功能,只能借重 
                      人人凝聚的愛,去創造美善環境,讓大家在此發揮聞聲救苦、拔除苦難的 
                      慈悲大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