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佛國瑰寶,法門巨將 | 
                   
                  
                     | 
                   
                  
                    ◎釋德  | 
                   
                  
                     | 
                   
                  
                    ◆六月十一日《農五月•初五》 
                       
                       
                      【導師墨寶】 
                       
                      淨國莊嚴,法身圓滿;福慧齊修,竟成覺道。 
                       
                       
                       
                      淨國莊嚴,法身圓滿 
                       
                      清晨六時,於福嚴精舍舉行灑淨、移靈儀軌,僧信大眾恭送師公靈柩起駕 
                      ,赴慈濟新竹聯絡處舉行追思讚頌法會。 
                       
                      勁風下、烈日中,上人身披袈裟端肅守候在新竹聯絡處入口人行道上,低 
                      首斂眉,神情凝重。禮車六時五十五分抵達,上人緊隨禮車之後,合十念 
                      佛,緩步直入會場。 
                       
                      八時,「上印下順導師追思讚頌法會」由真華長老、仁俊長老及印海長老 
                      主法。首先為法眷祭拜;真華長老恭讀祭文,簡述師公一生行誼。祭文細 
                      膩委婉,長老聲音數次哽咽,聽來令人欲淚。 
                       
                      九時,上供。司儀會本法師據「上印下順導師行狀」介紹師公生平事蹟: 
                      「……導師深入經藏,淨治身心,弘揚正法,利濟有情,續佛慧命,為佛 
                      弟子樹立實踐人間菩薩行的典範……」 
                       
                      哲人不遠,就在身邊!師公正是以極平凡的行徑,時時示人其不凡的清淨 
                      本性! 
                       
                      會本法師接著宣讀「總統褒揚令」—— 
                       
                      佛國瑰寶、法門巨將印順導師,德行醇謹,堅忍剛毅。早年潛心向佛,淹 
                      通佛法;旋創辦佛學院,陶鑄菁莪,弘道安邦。曾多次遠赴海外講學,闡 
                      揚佛教教義,屏斥怪力亂神,引緒傳薪,八紘向化。 
                       
                      平居撰述不輟,大筆如椽,著有「妙雲集」等四十餘種論作,立意深邃, 
                      移風化德;尤以「中國禪宗史」一書,榮獲日本大正大學頒贈文學博士學 
                      位,天賦高華,蜚英騰茂。 
                       
                      畢生盡瘁佛門,提倡「人間佛教」,宣力行菩薩道,淨化社會人心,爰有 
                      「玄奘以來第一人」令譽,德澤溥乎眾生,仁愛播於宇內。晚歲獲頒二等 
                      卿雲勳章,碩德景行,匡時淑世。 
                       
                      綜其生平,道崇靈修,法傳經藏;瑰意琦行,矩範長存。上壽歸真,殊深 
                      軫悼,應予明令褒揚,以示政府崇念耆賢之至意。 
                       
                      台前高懸師公手書之對句「淨心第一,利他為上」,筆力樸實遒勁,又不 
                      失清逸灑拓;而「總統褒揚令」裝裱置於香案左側,四周綴以翠葉香花, 
                      望之醒目。 
                       
                      隨後,恭映師公日常生活及對眾隨緣開示的影片—— 
                       
                      「有的人為了名,有的人為了利,想盡辦法對付別人。真正學佛的人,有 
                      持戒的基本精神——身心清淨,不起惡意,就沒有這許多事情。在這個戒 
                      的基礎上,才有真正好的『定』、清淨的『定』,不會走錯誤的路。有了 
                      清淨定,真正的智慧才可以發現。」 
                       
                      師公的慈容法音再現,其人品「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其睿智「通達法 
                      典,究覽百家」,觀者、聽者,莫不感懷嗟惋、流淚哽塞。 
                       
                      世界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中國佛教會理 
                      事長淨良長老,以及來自大陸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等人接續致詞 
                      ;仁俊長老和慧理師伯分別為學子及弟子代表致謝詞。 
                       
                       
                       
                      柔和德大,隨緣心安 
                       
                      十時三十分起至下午三時起龕前,拈香致祭人潮如水湧來。包括中國大陸 
                      、香港、新加坡、菲律賓、澳洲、美國等地之諸山長老及僧信大眾,估計 
                      有萬人之數! 
                       
                      緣於場地空間有限,上人事前已籲請全球慈濟人,就地在各分會據點同步 
                      舉行追思讚頌會。計全球共有二十八個國家、一百六十一個慈濟據點、一 
                      百六十五場同步追思;各處慈濟據點數千人、數百人追思的畫面,透過大 
                      愛電視台直播,教人見之動容。 
                       
                      午間稍事休息,上人對師伯們輕嘆,新竹聯絡處原為廢棄工廠裝修而成, 
                      儘管先前慈濟人不眠不休地投入布置,但作為一代宗師的追思法會場地, 
                      仍嫌簡陋;而且法師、來賓者眾,慈濟人招待不周,有失禮儀,「還請大 
                      家多包涵啊!」 
                       
                      師伯們皆道:「已經很不簡單了!」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恪守子責,哀禮盡孝,已傾全力,猶覺不足…… 
                       
                       
                       
                      寂照一如,體悟真常 
                       
                      三時,起龕。長恆法師捧香案、福嚴精舍住持厚觀師伯捧蓮位,哀悽肅穆 
                      前行。福嚴八位學僧扶持靈柩,緩緩走出會場。 
                       
                      靈柩兩側,由慈誠隊員護靈;法眷、學眾與各界來賓依序行於靈柩後。佛 
                      號聲中,眾人長跪合十,目送靈柩移上禮車,開出會場。 
                       
                      聯絡處外,送行隊伍迤邐綿延數百公尺;車行街巷道中,居民合十恭立門 
                      戶前。人間無導師,何異海上失舟楫,是以道俗同悲同哀。 
                       
                      灰雲似乎已無意放晴,夏季山野的林木花草黯然失色。在五時二十分,靈 
                      柩禮車與護靈儀隊抵達獅頭山勸化堂,進行荼毘大典。 
                       
                      法眷們哀悽跪送靈柩移入火化爐中,五時五十分,印海長老念誦偈文後, 
                      震天價響的一聲:「燒!」數分鐘之後,縷縷輕煙裊裊飄向天際。 
                       
                      師公法體化作煙塵,上人的心,衷情哀傷,紙巾常溼;與長老們及師伯們 
                      作別之際,一出口,但聞聲音斷續,淒咽悲沉。 
                       
                      車返關渡,暗夜行路,入暮七時,下了大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