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與力的結合 |
|
◎釋德 |
|
◆七月二十八日《農六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
發心、用心,集人人愛心;借力、用力,集人人大力。
惜福、造福的一課
二○○二年十一月底,高雄縣仁武鄉烏林國小因為舊校舍拆除重建,慈濟
人從台中縣新社國小拆卸十一座九二一功成身退的組合屋,移建至烏林國
小,作為小朋友的臨時教室。去年七月,新校舍完工,組合屋階段性任務
達成,慈濟人再度將它們拆卸,運用在屏東縣林邊、小琉球等地作為環保
回收站與共修處。
烏林國小師生感於慈濟人的無私付出,特地留下一間大愛教室作為紀念,
這間教室美麗的彩繪外牆上,寫的標語正是「施比受更有福」。
「烏林國小只有兩百多位學生,但是有濃厚旺盛的溫情,充滿了人與人之
間的溫馨之愛!」早會時播映烏林國小大愛教室交接典禮錄影畫面,慈誠
師兄們接受小朋友們獻上的感恩卡與擁抱,靦腆黝黑的面容展現微笑……
上人讚歎這真是溫馨有愛的人間。
「發心、用心,集人人愛心;借力、用力,集人人大力。一個人發心、出
力,可以帶動其他人,集人人的愛、再借人人的力,合起來就是一股大力
量。」
上人闡釋,慈濟人從九二一大地震後,不忍學生無遮蔽之處可上課,因此
匯集眾力,齊心搭建組合屋,這就是「發心、用心,集人人愛心」;當組
合屋運用告一段落後也不將之丟棄,而是拆除、重搭,多次運用,所以是
「借力、用力,集人人大力」。
新社國小的組合屋在烏林國小得到二次利用,慈誠師兄將之搭建得如同一
個大三合院,十分溫馨,不只讓孩子免於中斷學業,也啟發孩子的心靈─
─小朋友們見證慈濟人惜物、惜福、再造福的精神,且看到一群阿公級、
爸爸級的師伯人人都很慈祥,成了孩子們心目中的偶像。
「慈濟人經常到學校關懷、與孩子互動,也感動了老師。老師發揮愛與智
慧,讓孩子知道上課時所用的組合屋,是智慧與愛的簡易屋,教導孩子能
知恩、感恩;也教導他們疼惜物命,將玩具貢獻出來義賣。孩子們功課進
步了,愛心也開啟了。」
上人再次感恩慈濟人,不只在人與人之間發揮愛,更惜物愛物,讓物質發
揮最大的利用。如今這些組合屋已在屏東發揮永久的功用,真是「物物有
大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