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放棄的愛 |
|
◎釋德 |
|
◆七月三十一日《農六月•二十六》
【靜思小語】
教育不能放棄愛,要有「上求下化」的精神,
激發作育英才的良能。
愛的連鎖磚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
且格。」孔子認為,以政令法則教導、規律人民,人民會因求免於刑罰而
遵從,卻缺乏羞恥心;以德化民,以禮相約,人民就能知恥且走上正道。
這是治世之法,亦為教育之方。
面對「中小學校長主任生命教育暨靜思語教學研習營」一百多位校長、主
任,上人於早會時提起時下青少年著奇裝異服,於髮型、髮色作怪,甚至
相互「比醜」的種種形象;對於未來的社會生態感到憂慮。
「社會亂,亂在何處?青少年不守軌道,乃因大環境的教育已經病象叢生
了。教育工作者應教導孩子們對老師尊重、對同學友愛,進出有禮儀、知
廉恥。而非以『自由』為名,放任孩子為所欲為。」
上人強調,身為人師要有「上求下化」的精神,自己不斷受教,方能不斷
教育學生。「看到社會亂象,不要心寒,更要提起一股熱忱往前進,引導
孩子走正確的路,這就是教育的責任。」
孔子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上人籲請大家要鋪出一條
康莊大道,以德導向,帶出人人的禮節,讓「禮、義、廉、恥」永存人心
。
提及校長、主任們在營隊相見歡時,以傳遞「愛的連鎖磚」拉近彼此距離
,很快地拼成了兩個大型的愛心圖案。上人以此引喻,從事教育工作也需
要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心要合、氣要和,彼此之間有愛。教育若
是放棄了愛,良能就失去了。」
於後營隊圓緣時,上人敦勉眾人要懷抱「少不了我一人」的心態,用心投
入;只要用心培育孩子,使他們受到啟發、得到正確的引導,就能立志發
願。
「不要輕視年輕的生命;小小的心力,也能有大成就。」
「掌握方向,站得穩、行得正,教育才有希望。希望大家有志一同,人人
取一塊『愛的連鎖磚』回到自己的學校,將慈濟精神落實於各處,合成一
幅完整的拼圖──這幅藍圖就是清淨的社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