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境」合、「氣」更和 | 
                   
                  
                     | 
                   
                  
                    ◎釋德  | 
                   
                  
                     | 
                   
                  
                    ◆八月三∼四日《農六月•二十九至三十》 
                       
                       
                      【靜思小語】 
                       
                      人與人之間,要開闊善解的機會、包容的空間。 
                       
                       
                       
                      學習的導航 
                       
                      人生茫茫,就如大海行舟,何處才是正確的航向?上人在早會時指出,凡 
                      夫懵懂,在生命的大海中,需要導航師引導安全的航向。「慈濟人不只要 
                      做自己生命的導航師,也要能導引迷茫的人。」 
                       
                      老師,正是扮演為學生導航的角色。上人說,師道對於人生有非常大的影 
                      響,孩子幼小懵懂,小學老師就是啟蒙師,庇護、照顧、指引他們安全的 
                      方向。「然而老師們自己的方向要行往何處?當然也需要引導師,就是校 
                      長。校長要堅持教育理念,建立校風。」 
                       
                      創校五年的慈濟小學,當初從藍圖設計、動工到建設,每一塊磚、一片瓦 
                      ,都有楊月鳳校長的心血。上人表示,楊校長從無到有用心耕耘,重視慈 
                      小學童生活與人格教育,建立起優良學風;孩子們不但愛校,而且跟「校 
                      長奶奶」打成一片。 
                       
                      在充滿愛的學習環境中,孩子們將學校當成「家」。上人提及,日前海棠 
                      颱風過後,一位慈小學童從門口經過,看大家忙著將倒地的樹木、破損的 
                      門窗、進水的區域收拾整理,於是詢問校長:「我可不可以來幫忙?」校 
                      長不忍小朋友弄溼衣褲,小朋友卻回家聯絡其他同學,跟著父母一起到學 
                      校整理。 
                       
                      「所以颱風過後,除了看到全校的同仁努力清掃校園的身影,還有慈小的 
                      同學、家長都來幫忙。」 
                       
                      昨天慈小新舊任校長交接典禮上,楊校長將慈小領航師的重任交予白麗美 
                      校長,往後將以名譽校長的身分,繼續關懷教育。 
                       
                      白麗美校長今年六月甫自台北市建安國小退休,決定到花蓮服務。上人稱 
                      歎花蓮有福,前有楊校長為慈小開路衝刺,後有白校長以愛接棒,兩位就 
                      像鐵路雙軌,與所有師長們共同呵護、陪伴慈小學生。 
                       
                      「愛的接棒如傳燈,燈燈相傳就能大放光明。慈小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受教 
                      ,將來必能茁壯成大樹,結出纍纍愛的果實。」 
                       
                       
                       
                      群體的力量 
                       
                      於每月舉行的醫學教育校院聯席會中,上人期待四大志業合為一體,同仁 
                      們也要「四大一心」,故說今日之會議應稱為「合心會」。 
                       
                      「人與人之間善解、包容,院校之間合心、和氣,讓『境』更合、『氣』 
                      更和,彼此之間有善解的機會、包容的空間,往後會做得更好。」 
                       
                      上人說,除了醫療志業與教育志業密切結合,醫療志業與慈善志業也無法 
                      分離,共同的使命就是要幫助病者與貧者;人文志業則是四大志業不能缺 
                      少的動力。 
                       
                      「人人內心修養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就能讓志業合心、和氣、互愛 
                      、協力,發揮群體運作的力量。」結語時上人以此勉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