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創造時間的價值 | 
                   
                  
                     | 
                   
                  
                    ◎釋德  | 
                   
                  
                     | 
                   
                  
                    ◆八月五∼六日《農七月•初一至初二》 
                       
                       
                      【靜思小語】 
                       
                      時間累積一切,要拓展每一分、每一秒的價值。 
                       
                       
                       
                      人心善,天氣和 
                       
                      七月十七日至十九日花蓮遭強烈颱風海棠侵襲,雖然精舍庭園樹木傾倒、 
                      志業體建物受損進水,所幸人員平安。同一時間,馬來西亞亞庇連下七小 
                      時豪雨,造成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洪災,土石流沖毀許多人的家園。 
                       
                      亞庇慈濟人在大雨過後,迅速前往災區勘察、關懷,了解災民最迫切的需 
                      要。收集了近七百戶受災資料後,七月二十二日在人口密集的甘榜都波本 
                      (Kg.Tebobon)進行急難發放,隔天在甘榜南拜燕(Kg. Rampayan)發放  
                      ;七月二十七日傍晚,又針對重災區甘榜格良高(Kg. 
                      Keliangau)九十四 
                      戶受災戶發放。 
                       
                      「當地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天主教,也有基督教徒。一位老太太說,從 
                      來沒看過如此嚴重的洪水,更沒有想到在最徬徨無助的時刻,會有華人如 
                      此親和、尊重、不分宗教,前來救援!」上人言,慈濟人以開闊的心胸擁 
                      抱苦難人,不因種族、宗教有所分別,讓災民們既感動又感恩。 
                       
                      「當今世界天災人禍頻生,如何讓地球平安,氣候調和?唯有先調整好人 
                      心。」上人引《大乘義章》:「業力如風,善業風故,吹諸眾生,好處受 
                      樂;惡業風故,吹諸眾生,惡處受苦。」說明,業力如風,如果人人共同 
                      一念善心凝聚,就能帶來和風,讓眾生感覺到幸福、平安;反之,人心惡 
                      念匯聚,就會吹起暴風,使天地間多災多難。 
                       
                      上人懇切教勉,推動人間菩薩招生,即是希望人人心中有愛、誠懇付出, 
                      以愛來庇蔭眾生、以行動救脫蒼生離苦得樂。 
                       
                       
                       
                      跨鴻溝、歡喜生 
                       
                      午後,上人赴靜思堂為志業體一百多位新進同仁開示。上人言,四十年來 
                      慈濟以大愛付出,一路行來無偏無私;期盼大家進入慈濟也能穩固心念, 
                      把握時間、空間,在人與人之間付出,甘願做、歡喜受。 
                       
                      「一切都是時間所成就;然人生有限,有多少個二十四小時可用?所以, 
                      要拓展每一分、每一秒的價值。」上人回憶,當年看見一攤血震撼心靈, 
                      體知病與貧使人苦不堪言,因此生起救助苦難、消滅貧窮之念,於一九六 
                      六年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著手進行慈善工作。 
                       
                      慈濟把握因緣從克難中一步步走來,慈善志業從花東慢慢拓展到西部;見 
                      受助者多因病而貧,所以上人立志蓋醫院。「行慈善救濟,總是以能力所 
                      及範圍,盡心盡力去做就對了;蓋醫院則是重重波折,但我仍然咬緊牙根 
                      ,肩負重擔撐過來。也感恩所有慈濟人的陪伴,一步一步克服了許多難關 
                      。」上人道,單憑己力絕對無法成就慈濟志業,感恩許多人用愛付出。 
                       
                      「人生的道路,若在起點時方向稍微偏差,愈走得長遠,就會失之千里。 
                      慈濟起於正念及無私的愛,四十年堅守初衷,所以一路走來沒有偏向。」 
                       
                      人的心念偏差,會使人生變調、倫理道德觀念喪失,這是人類的危機也是 
                      悲哀。緣此上人決定創建教育志業。 
                       
                      「人若失卻道德觀念與愛的倫理,就沒有了人性,只不過是地球上眾多動 
                      物之一而已,和狗、豬、羊、螞蟻、蚊蟲等,沒有什麼不同。」上人期能 
                      透過教育,轉變人們偏差、脫軌的心性,使之回歸純真善良。 
                       
                      人文志業同樣是以教化人心為目的,要彰顯人性之美。上人表示,佛教大 
                      藏經中記載著令人敬佩的覺者行跡,這就是人文;但願慈濟文字與電子媒 
                      體工作者,能以人文良能來弘揚美好、善良的人性。 
                       
                      上人也期許新進同仁要以「慈濟人」自許,莫認為自己只是「慈濟的人」 
                      。「『的』是一條鴻溝,要將鴻溝去除。但願你心、我心融會,和和氣氣 
                      ,再辛苦也會感覺歡喜。」 
                       
                       
                       
                      「辛」福就能「幸福」 
                       
                      連續兩日陰雨過後,六日沁涼晨風中,新店慈院進行預評報告;林欣榮院 
                      長、陳英和名譽院長、張耀仁副院長、徐榮源副院長、蔡勝國執行副院長 
                      等人參與,上人昨日展開行腳,亦鎮日陪同在座。 
                       
                      啟業短短三個月,新店慈院除了面對忙碌的門診外還要接受評鑑,同仁們 
                      緊繃的心情可想而知;上人感恩大家的辛苦,也勉眾建立「志工」精神, 
                      為解除病苦而付出。 
                       
                      「『志工』不同於『義工』。義工是有餘暇來付出;志工則是將服務他人 
                      立為人生志願,將助人視為生命一部分。義工、職工有上下班時間;而志 
                      工不打卡,也沒有上下班時限,隨時投入需要的地方付出。」 
                       
                      上人感恩並期勉大家:「過了現階段的『辛』福,將招來往後的『幸福』 
                      。希望大家有志一同,志為良醫、良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