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煥然一新的人生 | 
                   
                  
                     | 
                   
                  
                    ◎釋德  | 
                   
                  
                     | 
                   
                  
                    ◆九月二十日《農八月•十七》 
                       
                       
                      【靜思小語】 
                       
                      每天自問:是否生惡念、起無明? 
                      要發露懺悔,不覆藏罪惡。 
                       
                       
                       
                      全然徹悟,心靈改變 
                       
                      又復某等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因六根,造一切罪;或因六識,造 
                      一切罪;或因六想,造一切罪;或因六受,造一切罪;或因六行,造一切 
                      罪;或因六愛,造一切罪;或因六疑,造一切罪。如是等煩惱,無量無邊 
                      ,惱亂六道,一切眾生,今日慚愧發露皆悉懺悔。──《慈悲水懺法卷上 
                      》 
                       
                      晨,上人法音緩緩流動。《水懺》講解進程,已由五住、五蓋、五慳、五 
                      見、五心等「五」之數,進入六根、六識、六想、六受、六行、六愛、六 
                      疑的「六」之數。「日前所講之五數,皆不離心。要不斷從內心審求,問 
                      己是否生惡念、起無明?當發露懺悔,不覆藏罪惡。」 
                       
                      上人言及,許多人投入慈濟後,從做中透徹人生,徹底改變過去錯誤的思 
                      想與行為,而能不畏辛苦、勇於承擔、無私奉獻。「煥然一新的人生,來 
                      自於全然的徹悟與心靈的改變。」 
                       
                      心、塵、識相合,會使人生變得複雜,產生許許多多的心理病症;因此佛 
                      陀以五種五數開導眾生;之後再言六數,說明造罪的根源。 
                       
                      「或因六根造一切罪」,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每天只要睜 
                      開眼,六根即開始運作──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感觸、 
                      意識法。前五項有形,意根依據前五根的作用,進行判斷、分別。 
                       
                      上人強調,修行就是要調心。「從六根開始,注意自己的眼、耳、鼻、舌 
                      、身、意。利用時間與空間,在人與人之間自我警惕!」 
                       
                       
                       
                      日升月落,付出不息 
                       
                      一年一度的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昨日圓緣,上人於早會開示,慈濟醫療志 
                      業從零開始,一路行來,只憑一念心堅,日日皆有動人歷史。 
                       
                      上人言,在花蓮市成立義診所時,還是克難慈濟功德會,僅是辦一場義診 
                      就已經困難重重,成立義診所實為「乞丐發大願」。「但是有心就有福、 
                      有願就有力。心願只要是真誠、正確的,下定決心努力,就能引發人人共 
                      同的志願。人多,力就大了。」 
                       
                      「這三十多年來,醫療志業開拓發展,除台灣花蓮、大林、玉里、關山、 
                      新店慈濟醫院外,海外也有義診中心,各地人醫會規模也逐日增長,全球 
                      成員已達五千多位,日日膚慰病苦,使疾苦蒼生得救。實令人欣慰!」上 
                      人感恩全球慈濟人奉獻無間斷──一處日落休息,另一處日升開始活動。 
                      「儘管身處不同國家、使用不同語言,人人都以同樣一念心投入慈濟,共 
                      同見證時代,鋪寫慈濟歷史與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