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點亮心靈慧光 | 
                   
                  
                     | 
                   
                  
                    ◎釋德  | 
                   
                  
                     | 
                   
                  
                    ◆十月二十三日《農九月•二十一》 
                       
                       
                      【靜思小語】 
                       
                      能聽法、運用法、實踐法,就能點亮心靈慧光,讓智慧閃耀。 
                       
                       
                       
                      從「苦」悟「諦」 
                       
                      第二梯次北區培訓委員慈誠尋根暨精神研習會,在三天兩夜的精進充電後 
                      ,於今圓緣,學員心得分享溫馨感人。 
                       
                      海山區林秋芬師姊坦述,熱愛登山的先生兩年前因救人而往生,她終日以 
                      淚洗面;後因婆婆對她說:「每當你去載小孩,我就很擔心。」感受到老 
                      人家的心情而覺醒振作,開始閱讀《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參加筆耕隊, 
                      將情感化為文字;也學習以平常心面對逆境。 
                       
                      中正萬華區林師姊坦言未加入慈濟前,假日都出門打麻將,先生則在家看 
                      小孩、煮飯;而只要姊夫邀先生出門做環保,她便與先生吵架。一個機緣 
                      參加慈濟「大愛媽媽」課程,大受感動,一趟花蓮之行,聆聽上人開示, 
                      回台北便戒賭了。師姊真摯感恩先生對她的包容。 
                       
                      三重區楊師姊因無法生育而耿耿於懷,感恩婆婆接引進入慈濟,從此學習 
                      「不去看沒有的,珍惜自己擁有的」,不再執著於小愛而障礙大愛。士林 
                      區廖信吉師兄因照顧罹癌的母親,有八年時間在醫院中度過,母親往生百 
                      日時,他在母親靈前三鞠躬默禱,稟告孝道已盡,要開始行善…… 
                       
                      面對眾人即將受證,發願力行菩薩道,上人表示歡喜與感動:「大家從會 
                      員開始,進一步見習、培訓,堅定了志願及道心;相信這一路走來,真正 
                      感受到豐美的心地風光。」 
                       
                      上人說道,在座的每一位所經歷的心靈風光皆不相同,有人自呱呱落地開 
                      始就是苦,尤其是年過六十、經歷過二次大戰的人們,大多體驗過刻苦耐 
                      勞的時光。然而,多數生活在苦中的人,卻無法體會佛陀所說「人生是苦 
                      」的真諦,徒然怨嘆、不平。 
                       
                      「很多人會埋怨:為什麼高樓大廈都是別人住?好夫都是別人嫁、好子都 
                      是別人生?大錢都是別人賺?挑磚、擔水泥,怎麼都是我?遭受許多不如 
                      意,卻只知『苦』不知『理』。能透徹苦諦,才能甘願做。」 
                       
                       
                       
                      從「悲」生「智」 
                       
                      「走入慈濟,是『做中學』──邊做邊學道理,日久就能成長智慧。」上 
                      人闡釋,「智」是「知」加上「日」,天地之間若沒有日光,將陷入漫漫 
                      長夜;人心也需要光明朗照,透過做中學,能啟發心靈慧光,產生智慧。 
                       
                      「慈濟人因為不忍地球受毀傷、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伸手援助、膚慰與 
                      自己無親無故之人;或是補助生活、發放衣食,亦或協助修補屋頂、整理 
                      居家。在付出的過程中,不僅與許多人結好緣,也透過各類人生故事體悟 
                      人生真理。」 
                       
                      上人表示,如此聽法、運用法、實踐法,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就能生起法喜,點亮心靈慧光,由「悲」生「智」。「慧光點亮了,就能 
                      清楚分別周圍的環境、人我是非。」 
                       
                      面對眼前這群新發意菩薩,上人勉示:「既然發了誓願行菩薩道,就要立 
                      志堅定。過去的人生無論是苦或樂,都是在迷茫中──苦者無法醒覺,樂 
                      者亦不知滿足,貪念愈陷愈深,無法自拔。行菩薩道者,須常提醒自己最 
                      初那念誓願,將人生方向調整準確。」 
                       
                      上人勉勵眾人立志、立願,從自己影響他人,多一個慈濟人,淨化人心的 
                      腳步就向前邁進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