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轉念之間 | 
                   
                  
                     | 
                   
                  
                    ◎釋德  | 
                   
                  
                     | 
                   
                  
                    ◆十一月二十三日《農十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 
                       
                      一念心,轉小愛為大愛, 
                      就能超越障礙,造福天下蒼生。 
                       
                       
                       
                      同舟共渡,精進不懈 
                       
                      「菩薩道漫長,凡夫心地風光尚未明朗時,此段路程十分坎坷;需要耐心 
                      、毅力,更要不斷發願、發心,才能跨越困難,持續前進。」晨語時,上 
                      人詮釋菩薩十地之「遠行地」。 
                       
                      「從凡夫邁向佛境,相隔浩瀚的大河,廣闊無邊。一葉孤舟,在風浪中浮 
                      沉相當危險,不如共乘一艘大船,更能載許多人同渡到彼岸——渡河工具 
                      ,即為菩薩道;『六度』與『三十七助道品』,正是幫助渡河的方法。」 
                       
                      上人言,儘管已發慈悲心,然行菩薩道救度眾生的過程中,勢必時常遭逢 
                      逆境,除卻事相上的困難,亦有心靈方面的困擾,因此,必定要加修一切 
                      菩提分法。「『三十七助道品』又稱『三十七菩提分』,可幫助菩薩行者 
                      保護心境、加強道心,知曉如何面對外境,消除障礙而精進不懈。」 
                       
                      佛陀親證覺悟的境界,故能為凡夫指點迷津;上人勉眾依佛陀教法,逐步 
                      體會漫長菩薩道上的風光,並將感受與眾分享,使芸芸眾生找到人生方向 
                      。 
                       
                       
                       
                      轉念無私,造福蒼生 
                       
                      境界紛擾,如何靜定不亂,正信正行?上人以美國志工濟馴之實例為眾分 
                      析。 
                       
                      九月初,德州分會正召開首次卡崔娜風災賑災籌備會議,濟馴師兄接獲電 
                      話,得知九十一歲的母親往生!老人家之前中風,而後住進安寧療護病房 
                      ;驟失至親,對師兄是相當大的衝擊,然而師兄選擇將悲痛與不捨,化為 
                      大愛的力量,服喪期間,依然跟著大家一起上街頭募款,於收容中心協助 
                      發放,從早忙碌到晚。 
                       
                      濟馴師兄平素侍親至孝,上人肯定其義行,是將「孝心」發揚為「大愛」 
                      的表現。「『行善』與『行孝』,都無法等待——他以智慧評估,年長者 
                      如自己的長輩,年近者像兄弟姊妹,年幼者都似自己子女,視天下為一個 
                      大家庭。既行菩薩道,他義無反顧,為天下一大家用心付出。這就是『悲 
                      智雙運』!」 
                       
                      開闊心胸,常以天下蒼生為念,即能破除對於親疏情見的執著與分別。早 
                      會時,言及骨髓捐贈與器官捐贈,上人表示,生老病死皆是人生大事,患 
                      病時,不僅病者苦,家人亦同遭心靈苦難。為解眾生之苦,人間菩薩除了 
                      發菩提心,也需行菩提道。 
                       
                      自一九九三年開始推動骨髓捐贈以來,慈濟志工不畏艱難,積極到各機關 
                      行號宣導說明,時常舉辦骨髓捐贈驗血活動,合眾人愛心與努力,建立起 
                      最大的華人骨髓資料庫。慈濟骨髓中心如今已完成近千例捐贈,除了台灣 
                      的血液疾病患者受惠,愛心更遠送至全球二十多個國家。 
                       
                      捐髓者無私付出,令人感動,若問及捐髓感想,捐髓者常回答:「救人的 
                      感覺真好!只願受髓者健康。」上人讚歎,此即體悟人人都是生命共同體 
                      ,秉持「同體大悲」心胸,勇於喜捨付出。「一念心,轉小愛為大愛,就 
                      能造福天下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