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心寬是善,念純是美 | 
                   
                  
                     | 
                   
                  
                    ◎釋德  | 
                   
                  
                     | 
                   
                  
                    ◆六月二十∼二十二日《農五月•二十五至二十七》 
                       
                       
                      【靜思小語】 
                       
                      心寬是善,念純是美,心寬念純就是美善,就能令人歡喜。 
                       
                       
                       
                      習知識,懂感恩 
                       
                      漠漠水田稻穗飽垂,青青學子驪歌吟別。慈大實小第五屆畢業典禮中,一 
                      百零七位小學、幼稚園畢業生,滿載著師長、親人的深切祝福,往成長之 
                      路邁進。 
                       
                      上人叮嚀幼稚園畢業生,上小學要用功讀書,打下厚實的知識基礎,學會 
                      生活禮儀,成為有禮貌的小朋友;而小學畢業生進入國中,要懂得感恩— 
                      —感恩師長用心陪伴、視如己出的疼惜與關愛;感恩父母的付出與栽培。 
                       
                      具大愛精神,永保感恩、知足之心,是上人寄予之厚望,亦慈勉畢業生要 
                      「知禮」。「不論是學識或生活的禮節,都要一年比一年更提升。期待你 
                      們將『靜思語』落實於生活中,祝福你們不論是學業、身體或心靈,都達 
                      到最優良的品質!」 
                       
                       
                       
                      「禮」以「和」為重 
                       
                      大陸華南地區連日豪雨,造成福建省五十年以來最嚴重澇災。二十一日午 
                      後,當地志工於精舍報告勘災見聞。 
                       
                      上人叮嚀,災難中莫逞暴虎馮河之勇;行履災區,膚慰需要幫助者,亦期 
                      待能以慈濟精神啟發其愛心,帶動更多當地人。 
                       
                      「你們要做農夫,廣闢一畝畝福田。」上人深勉,人與人之間應以「禮」 
                      相待,而禮尤以「和」為重;彼此心要先合,方能致和,也才能匯聚助人 
                      的力量。 
                       
                      上人述及慈大實小及幼稚園畢業典禮中,幼稚園小朋友人人手持三種樂器 
                      ,敲打出整齊的節奏。 
                       
                      「他們的心很純真、沒有利害得失,彼此不計較,也不會容不下任何人或 
                      對人起分別心;人人心寬念純,則共事時自然能和,這就是『和鳴』!」 
                       
                       
                       
                      放寬心胸,念念單純 
                       
                      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心」,多年來在彰化靜思堂開設靜思茶道及蕙 
                      質蘭心等課程,由志工李阿利負責,接引了許多人認識慈濟、進而投入志 
                      工行列;而今李師姊承擔大愛台「人文飄香」——結合靜思茶道、真善美 
                      花道及蕙質蘭心課程之新節目主持工作,更加勇邁地走在慈濟道上。 
                       
                      二十二日,上人觀覽彰化靜思堂授課的相片檔案後開示,成立靜思茶道課 
                      程,旨在透過茶道,強調禮儀形象、以茶會友之風,更盼人人涵養美善心 
                      念。 
                       
                      「《論語》有云:『禮之用,和為貴。』所說的『禮』,就是做人的根本 
                      道理。茶道等人文課程,目標在於引導人回歸『心寬、念純』之美善境界 
                      。心寬是善,念純是美,心寬念純就是美善,就能令人歡喜;這就是人文 
                      的根本。」 
                       
                      上人表示,人文所表達的是一種美,但這美並非舞台上的表演——這只是 
                      「文化」罷了;真正的美,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間展現文質彬 
                      彬的氣質,才是真正的「人文」。 
                       
                       
                       
                      醫療治病,人文救心 
                       
                      於四大志業志策會中,上人言,慈濟志工每遇災難,不是「跑在最前」— 
                      —立即膚慰災民,使其安心,就是「做到最後」——為災民進行後續的復 
                      建工作,讓他們安身、安生。醫療志業的大醫王、護理團隊,屢屢深入災 
                      區撫傷慰病,發揮很大的良能;而人文志業同仁則作大家的耳目,讓人看 
                      得到、聽得到。 
                       
                      「人文之美,透過大愛台的傳播,無遠弗屆;因此慈濟人文不只要美化, 
                      還要深度化,能激勵人心,使人看到人性本善、生命的潛能。」 
                       
                      人生之苦,苦在無常。上人表示:「因為無常,所以人有老、病、死。若 
                      能從無常中,認清生命價值,就能好好把握、運用有限的生命,不再迷茫 
                      度日。」 
                       
                      人文志業同仁常在採訪中獲得滿滿感動,上人期勉要充分運用生命價值。 
                      「慈濟人文,需要人人以真誠的愛心、純真與寬大的心胸,相互帶動、彼 
                      此感染,才能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