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心靈美化工程 | 
                   
                  
                     | 
                   
                  
                    ◎釋德  | 
                   
                  
                     | 
                   
                  
                    ◆六月二十七日《農六月•初二》 
                       
                       
                      【靜思小語】 
                       
                      心靈美化之道——心要寬、念要純。 
                      去除煩惱、不染人我是非,念頭自然純淨。 
                       
                       
                       
                      與人計較,實則與自己計較 
                       
                      「與人計較,實則是和自己計較;因為心中有煩惱,苦的是自己。」上人 
                      與菲律賓慈濟人座談,勉建設自我心靈,心開闊,自能包容天下事。 
                       
                      「『人』字只有簡單兩筆,但世間最複雜的,莫過於人與人之間。人人都 
                      要當自我的心靈工程師,將心靈美化,才能發揮良能。」 
                       
                      相較於建築工程,只要假以時日就能建成一棟棟房屋,心靈工程卻是非常 
                      辛苦,用功日久,有時幾近完工,僅因無法釋懷別人的話語,復又親手將 
                      之摧毀,久而難有一件像樣的工程。於此,上人叮嚀:「心要寬、念要純 
                      ,就能將心靈美化。去除煩惱、人我是非,念頭自然能『純』。」 
                       
                      「欲為人拔苦,要先拔除自己的苦;欲造福別人,要先造福自己。心不要 
                      常被卡住,就不會有苦的感受,這就是疼惜自己、造福自己!」 
                       
                       
                       
                      志業建設,也是心靈工程 
                       
                      上人闡釋四大志業——慈善是拔苦工程、醫療是生命工程、教育是慧命工 
                      程、人文是心靈工程。每項志業的推展都很艱鉅,也都是內在的心靈建設 
                      工程。 
                       
                      慈善志業乃「予樂拔苦」,上人敦示要將苦難者視為提醒我們珍惜幸福的 
                      菩薩;同時要感恩與我們一同為人拔苦者。「聞遠方的災難之聲,能夠不 
                      畏險途前去救苦,當聽到近在身邊的同行者有心靈災難時,亦應解開其苦 
                      結;則力量復增,能為更多苦難人拔苦。」 
                       
                      醫療志業守護生命,更必須是人與人結合的大工程。「醫師與醫師之間能 
                      『和』,力量才能『合』在一起,發揮搶救生命的良能。」 
                       
                      教育,可謂始於父母的身教言行,從牙牙學語到吃飯、穿衣等生活功能, 
                      都在家庭中養成。「若在這個階段沒有學習到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長,更 
                      需要老師以身作則的教導。因此,為人師者要有『師道人文』——厚養人 
                      文精神與生活禮儀,蘊化出學子仁、義、禮、智的內涵。」 
                       
                      「人文,就是人人心靈皆美。」上人強調,投入慈濟要立志改造心地,使 
                      心靈美化,形象自然也會美。 
                       
                      無論慈善、醫療、教育、人文,都不離「心」。人心如何能合?「成功的 
                      心靈工程,即是以單純的愛相待。」上人教示,人人相互珍惜、體貼,並 
                      且縮小自己,心就能合在一起。 
                       
                      「沒有眾人,就無法成就慈濟事。感恩,是帶人的首要條件。時時對人人 
                      、對事事都待之以感恩、尊重及互愛,則團體就會很美!」 
                       
                       
                       
                      不論缺點,而是用心看優點 
                       
                      「不要談論別人的缺點,而是用心看優點。」上人勉眾,守護好自己的慧 
                      命,並且把握因緣成就他人的慧命。 
                       
                      「相互關心,能令人感受到一團和氣;而和氣的形象就是真誠的互愛。」 
                      上人殷殷教勉,四門四法要從「人」開始。 
                       
                      「『協』是三個力加起來。換言之,欲發揮力量,需要『合心』、『和氣 
                      』、『互愛』三股力量相加。這也就是四門四法運作的意義。」 
                       
                      「慈濟人文之美,就是美在人與人之間。」上人深勉眾人,菲律賓是一塊 
                      大福田,愛的力量一定要匯聚;而「人和」,實乃為師者對弟子最厚切的 
                      寄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