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當下」與「來生」
◎釋德
◆八月十一日《農七月•十八》


靜思小語

每天的開始,都是來世劇本空白的始頁;
當下一切造作,都在譜寫來生生命樂章。



是復古,不是革新

與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等人談話時,座中有人言,在傳統佛教步入現代化
、趨於人間化、走入社會化的過程中,慈濟可說是一個新的方向、新的法
。上人道:「我是復古佛教,而非革新。」

佛陀初轉法輪,示眾人生是苦,闡說「四諦法」以引導眾生探究苦、集、
滅、道。上人言:「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純真、清淨本性,只因一念無明
起,故生貪、瞋、癡。一如人的腦部極其複雜,人心生起的無明雖然微細
,但加上外境引誘人的感官,遂使人陷入煩惱漩渦中……世間種種苦難,
實起於一念心。」

何以有人生在繁華文明的國度,有人生於僻遠、飽受饑饉之苦的國家?上
人詮釋:「佛教所謂的『三世』,不只是指前世、今生及來世,實則是昨
日、今日以及明日;所揭示的是過去、現在、未來之理。」

上人表示,今生舞台上的角色與劇本,前世已定;然而這一世每天的開始
,都是來世劇本空白的始頁——當下身、口、意一切造作,皆為來世譜寫
生命樂章。

「佛法綜貫心理學、科學、哲學等層面,可具體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只
是回歸、踐履佛陀的教法而已。」上人指出,追履菩薩芳蹤,秉持其精神
拔苦救人,此即「菩薩人間化」。

驅車返回精舍前,上人特別繞至靜思堂,志工正在此為明日花蓮慈濟醫院
二十年院慶大會彩排。慈濟醫療志業於第一個十年、第二個十年,陸續達
到上人「醫人醫病又醫心」以及「醫療普遍化」之期許;將邁入第三個十
年的此際,上人期待醫療與教育合心,樹立人醫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