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知識」與「智慧」 | 
                   
                  
                     | 
                   
                  
                    ◎釋德  | 
                   
                  
                     | 
                   
                  
                    ◆八月九∼十日《農七月•十六至十七》 
                       
                       
                      【靜思小語】 
                       
                      知識,只是知其所學,總有專業隔閡; 
                      智慧,則能無理不徹,貫通無障礙。 
                       
                       
                       
                      救苦,從「心」做起 
                       
                      氣象局於昨日下午發布寶發颱風陸上警報,今天上午雨勢漸歇,然緊接著 
                      又發布桑美颱風陸上警報;除了台灣附近海面罕見的「雙颱效應」,尚有 
                      瑪利亞颱風往日本方向前進……上人於早會中言及,世界地、水、火、風 
                      不調和,正是大自然的警訊。 
                       
                      「地球受毀傷,多少人在受苦難?教我如何不傷悲!日日都為了這普天之 
                      下的天災、人禍,或是人心混亂引起的災難而難過……」上人感嘆,年輕 
                      時對於經典中描述的娑婆世界之苦難以體會,而今隨著年歲增長,感受愈 
                      深,深覺處於人世間,面對種種苦境,真的要「堪忍」。 
                       
                      天地四大不調的現象不斷產生,推究其因,實是人心不調和。「人的執著 
                      、貪瞋癡念引發戰爭衝突,殘害人命,也釀成大地的災難,影響氣候。」 
                      要如何解開苦的束縛?上人呼籲人人調和己心。 
                       
                      「看到世間苦難,心實難安;但總要將這分不安、不忍心化為力量,凝聚 
                      大家愛的力量去幫助苦難人。」上人期待人人提起虔誠的愛心:「先調和 
                      自心,進而調和家庭,然後以愛為社會付出。社會充滿愛的力量,自然人 
                      人都能跨出腳步,去幫助天下人。」 
                       
                      上人強調要將「佛法生活化」,時時虔誠、戒慎地面對人事物,世間就能 
                      祥和;還要做到「菩薩人間化」,人人作救助苦難的人間菩薩,才能平復 
                      災難造成的傷害。 
                       
                       
                       
                      愛在醫療與人文 
                       
                      「有人說『隔行如隔山』;但有的人不但超越高山,更深入山林風光,這 
                      就是『知識』與『智慧』的不同。」十日早會時間,上人讚歎大林慈院簡 
                      守信副院長,不但在醫療專業上發揮良能,也將「大愛醫生館」節目做得 
                      有聲有色,實在難得。 
                       
                      「知識,只是知其所學;智慧,則能理通無礙。」上人表示,一般人對醫 
                      院的印象多是冷漠深邃,但簡副院長主持的「大愛醫生館」為觀眾燃起溫 
                      柔的光明,將深奧的醫理淺明地傳達給觀眾,讓大家能夠預防疾病、警覺 
                      疾病,對症尋醫。 
                       
                      「台上一秒鐘,台下十年功。節目上短短幾分鐘的內容,都是簡副院長以 
                      長時間的學養累積而來。五年時間錄製超過千集節目,實是守『志』不動 
                      。」上人表示,「大愛醫生館」已播出一千四百多集,另外簡副院長還分 
                      別主持與指導「慈濟與您健康有約」及「志為人醫守護愛」兩個節目。「 
                      醫療與人文是不同的專業領域,猶如兩座大山,然而他不僅跨越,還很專 
                      精。」 
                       
                      投入慈濟已經十八年的簡副院長,原本在花蓮慈院服務,六年前大林慈院 
                      啟業,他陪著林俊龍院長到「田中央的大醫院」,帶領同仁守護生命守護 
                      愛,全院如大家庭般溫馨;每有國際賑災、義診,也不曾缺席。「他懷抱 
                      這樣的愛,的確是名副其實的慈濟人,也是大醫王、人間菩薩!」 
                       
                       
                       
                      有德有智,膚慰病苦 
                       
                      「現今世界氣候變異,大地不斷受破壞,大乾坤的崩毀令人擔憂;人的身 
                      心,也因道德泯沒而逐漸敗壞。小乾坤的頹靡正是影響大乾坤壞殆的起因 
                      。」 
                       
                      教育志業體院校聯席會中,上人表示,現今社會有些人道德觀念薄弱,做 
                      錯事仍然不覺自己有錯,心理偏差;顯見在學時期教育引導的重要。 
                       
                      「更應加強學校教育,讓學子具備正確的人生價值,有足夠的智慧分辨是 
                      非,調整好心理及生理,將來到社會上才不易受引誘,而能造福人群。」 
                      上人期待每位慈大醫學生,未來都能用純真的心投入醫療,志為人醫。 
                       
                      醫學領域寬廣,上人強調醫療與教學系統一定要緊密相合,彼此以感恩、 
                      尊重、愛相待,且能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才能培育良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