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無明風,吹揚心地煩惱
◎釋德
◆九月十二∼十四日《農閏七月•二十至二十二》


靜思小語

人心危脆,容易因他人一句耳語,
掀起無明風、揚起心地垃圾,生出重重煩惱。



心靈免疫因子

「出家之初,以為只要守好本分,量力而為,『為佛教、為眾生』並非難
事。一直到做慈濟之後,接觸大社會,方知困難重重!尤其現今天下災難
頻仍,不知肩上擔子要挑到何時……」早會後,上人語重心長與幾位海外
慈濟人談話。

「但我發願,來生來世還是要『為佛教、為眾生』。只是,憑我一人之力
,一雙手能做多少事?一雙腳能走多遠的路?人多則事不難;幸有這麼多
慈濟人與我同心,投入利益眾生之事。」

然團體人多事雜,摩擦難免。每每知悉有人因人事磨耗心志、削減慧命,
總教上人心疼。「實不忍心見大家一方面種菩提樹、造功德林,另一方面
卻放任星星之火燎原;則樹再怎麼種,都不夠燒啊!」

身體有免疫力,能防範病毒侵入而致病;上人表示:「心理也有三種免疫
因子——感恩、尊重、愛,能增強心的免疫力,不受人事障礙。」上人強
調,放掉心中煩惱,唯留感恩、尊重、愛,才不會動輒起心動念、抑鬱不
歡。

只要甘願,身體再如何疲憊,也會做得很歡喜。上人表示:「最累人的,
莫過於心靈折磨的累。甘願做,就累不倒。要照顧好自己的心啊!」



以甘露打開心結

憂慮社會人心不安,十三日與台北慈濟志工談話時,上人深勉慈濟人要撥
開無形的心靈煩惱,把握付出的因緣,建立典範,帶動其他人。

「有形的天然災難,總有雨過天青之時;無形的心靈災難,最是可怕。」
上人說,常謂國土危脆,其實人的心地更是危脆。「凡夫很容易因他人一
句耳語,吹起無明風,心地的垃圾隨之飛揚,生起重重煩惱。」

一般人有「熟不拘禮」的習性,上人認為,即使親如家人,也要彼此感恩
、尊重相待。「要修養自身,不因別人一句話或一個動作不適己意,就讓
心靈打結。」

《無量義經》云:「微渧先墮,以淹欲塵。」上人表示,「微渧」即露水
,微小的露水於夜晚凝結,白天潤澤大地,不使灰塵因風起而飛揚擾人。

「無明風微微吹起,眾生欲塵則飛揚。法譬如甘露水,可以滋潤人們燥熱
的心地。期待大家時時以佛法潤澤心地,撥開無明煩惱!」



守志,人和,心合

「從事大眾傳播者,負有守護社會祥和、人心健康的責任;應建立人品典
範,立志成為守護慧命的『人文』人。」十四日上午,慈濟大學第三屆傳
播學系實習學生授袍儀式於觀音殿舉行,上人對學子寄予厚望。

「現今社會最令人擔憂的,莫過於是非混淆。社會能否祥和安定?端視人
心健康與否。傳播系是守護人心慧命的重要法門,各位實是責任重大!」

上人敦勉學子,進入實習單位,不論透過平面、廣播或電視媒體,「製作
的每一個報導,都要有助於導正人的思想與動作!」